您在這裡

2018 金車分隊:浪跡山涯 探索職涯──台灣大學慈幼山友社

    瑞北社區位在砂石車必經道路上,附近缺少可以發展觀光的自然資源,當地居民多以種田、打零工維生,大量青壯年人口外移工作,隔代教養問題如影隨形。所以孩子們看見的未來裡,只有與父母相仿的身影,長大後的自己沒有讀太多書,每天因為經濟重擔必須四處奔波,是他們想像中的樣子,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一直以為大學和自己遙不可及。


文 / 余亞蘭

    為了給瑞北國小的孩子更多想像,慈幼山友社去年將整個營隊包裝成瑞北大學,將各教室變成大學學院,讓孩子了解大學科系,愛上大學的學習氛圍,慈幼山友社的志工笑著分享說,去年特地將結業式設計成畢業典禮,那是他第一次看見孩子因為不捨哭成一團。

    而今年延續上一期主題做發想,以職涯探索為主題,透過各種實作課程,帶著孩子體驗各行各業,像是木工、老師、美容美髮業等,並結合各科系學生專業,讓孩子一窺各種工作的真實樣貌,進而發掘興趣,看見更多可能性。

    原本一直在三棧國小服務的台大慈幼山友社,因為當地學校資源逐漸變多,加上孩子特性轉變、雙方溝通的各種問題,而轉移服務據點來到瑞穗鄉的瑞北國小,而這一待又是另一個十年。在瑞北國小長期耕耘近的時光裡,隨著時間變遷,物質已經不再是孩子最需要的了,陪伴才是。

    物質生活改善後,孩子們有更多管道獲得來自都市的資訊、更多機會接觸網路,志工們平常也會利用社群軟體與孩子交流,透過照片與貼文分享對方的心情和近況,拉長彼此相處時間,拜科技所賜,志工們得以與孩子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慈幼山友社的志工夥伴希望網路上的互動,可以讓孩子看見哥哥姊姊們的生活,在與身邊的人對比後,發現生活不僅有一種樣貌,人生其實可以很不一樣,並找到前進的方向。

    然而,服務的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因為人力不足,在籌備過程中,無論是活動或教案設計都變得更為吃力,質與量無法同時兼顧。專業木工課程需要採買鋸子、鐵鎚、釘子等材料,卻因經費不足,沒辦法給孩子太好的設備,或是數量不夠齊全而導致活動不順暢,效果不佳。雖然礙於現實因素,許多事情無法盡善盡美,但慈幼山友社的夥伴透過陪伴去了解孩子對服務的態度,召開檢討會議檢視成效,用最多的努力換取孩子開心的笑靨。

    就讀台大機械所的陳沿徽同學,已有五年出隊經驗。當談到服務的自我期許時,他表示,希望透過一言一行影響孩子們的生活價值觀,並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但陳沿徽知道,改變不能強求,要靠機遇與緣分,慢慢培養累積。財經系的朱鴻儒同學則說,營隊是孩子一年裡最快樂的時光,所以每次出隊都希望孩子能夠學到東西,讓長期處於家庭弱勢的孩子,可以在心中留下一段美好回憶。

   「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希望種子」是主任最常向志工們說的一句話!在與校方連繫上,李主任給予志工們最大空間的自由,主任也老實地說,短期服務不可能看見立即成效,所以他並不奢求因為服務改變孩子的學業成績,但他希望這群來自都市的志工們能用價值觀影響孩子,增加當地孩子就讀大學的意願,告訴孩子不要侷限自我,人生還有很多種選擇,勇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