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秋。基隆中元習俗巡禮走讀

2018基隆中元習俗巡禮走讀

走讀志工  撰文/ 陳宏

拍攝/ 林守芳

連日的雨水,今天終於停了,也是雨都。我想應該是基隆這座城市,歡迎大家來的見面禮。今天懷著虔誠的心來認識為什麼雞籠中元祭會是政府認定文化資產呢?一般來說中元祭是我們的民俗節日,且各地都會有祭典,何以會唯獨雞籠中元祭是文化資產,我們來聽聽基隆在地文史工作者-高竣中老師帶我們進入中元祭典中。

既然有中元,那是否有上元及下元呢?那這上中下元各代表的是什麼?以及各自在什麼時候?在我們台灣的民間信仰上是一個佛、道不分的,而為什麼會有佛、道不分,就得溯源自日治時期。

台灣住民以漢人居多,所在移民渡台的先民都會帶來家鄉的神明,而這些神明自然就會以佛、道神明為主,尤其是道教神明。但也有人這麼說,在日治時期,日人為不讓人民思漢,所以抑道興佛,而先民為保護信仰,故多數道廟會改主祀佛、配祀道神,或將道神請入佛寺一起祭祀,因而成為佛、道不分的民間信仰。


而上、中、下元也就是在道教中三官大帝-天神、地神及水神,這三位神明各自主掌天地水,因而引申到小說中的封神榜中,天官是堯帝、地官是舜帝、水官是禹帝。上元就是天官~我們的元宵農曆正月十五、中元就是地官農曆七月十五、下元是水官在農曆十月十五。

在三官大帝中為什麼中元的祭祀中較為人民重視呢?其實祂結合了佛教的七月盂蘭盆會,且兩者所做的均是與地獄鬼神有關,也因佛道的盂蘭盆會與中元就相結合與呼應關係,盂蘭盆會的由來是目蓮救母故事中來,且地藏王菩薩以救贖為懷說地獄一日不清,祂不上天,中元地官主赦罪,因為佛、道兩者相近。

另台灣為移民社會,因此在當年也因爭地盤而有械鬥有所死傷,或是病死無人祭祀,相應集中收埋祭祀,因此農曆七月就會較為重視。高老師說基隆為什麼重視中元祭?而基隆人又是如何祭祀中元呢?

來到集合地點一基隆中正公園牌樓下,望眼牌樓內的百步階梯,是否心已經涼一半呢?其實這個階梯道是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參道,牌樓就是神社鳥居位置,

上道參道的中間平台會有一顆格格不入的外來種樹木~波羅蜜樹,它可是我們的文學大師~胡適先生來訪基隆時親手種植的。來到了忠烈祠的拜殿會有心曠神怡為之一亮,在這裡還可以找到基隆神社的遺物,可要睜亮眼睛找耶!

基隆設官制後,歷任多位市長,也因有多處歷任市長的住處官邸,一般來到基隆稱作市長官邸,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於中正路上臨港的日式建築,但實際上在壽山中正公園半山腰處也有一幢建築也曾經是基隆市長的官邸,現在基隆市活化利用作為基隆史蹟館。史蹟館展示著基隆的過往今生,是一個認識基隆的好地方,史蹟館的正前方就是基隆的最高殿堂一基隆市議會所在。


往上走就來到今天的重頭戲地點一主普壇,這裡是雞籠中元祭重要場所,主要展現雞籠中元祭的重要文物及場館的活化運用,也讓子子孫孫傳承的脈絡,雞籠中元祭代表著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一忠孝節義及饒恕內涵。

基隆是台灣少數地區閩南漳洲人聚集於海岸平地區,但也在歷代移民史的漳泉及閩客爭地盤中也是在所難免的造成死傷,且我們台灣在談到先民移民史就有句俗諺看盡移民辛酸「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在當年移民史中清廷是有規定不得攜家帶眷的,所以這些亡者屍骨收埋自然是由善心人士或同鄉同宗代為收埋。也就是為什麼在台灣有這麼多萬善爺、有應公等。

這些好兄弟沒人供養也衍生中元節的祭拜,再者地方仕紳見於各種因素械鬥的死傷而影響生計安寧,而出面協商呼籲「以陣頭代替拳頭」、「以字姓代替地域」打破了漳泉、閩客,成為今日的中元祭祀。而在中元祭祀來到了基隆可以在陣頭出巡中看到相互尊重的地方,就是在陣頭到對方地盤上會有禮讓現象-交換陣。在主普壇及中元祭祀文物館中了解到基隆中元祭活動過程及祭祀用品及擺設,如同我們漢人的一部移民史。

而主普壇的位置並不是壽山中正公園的最高點,要覽觀基隆港是較難的,所以再接再厲的到壽山中正公園的頂點-大佛禪寺,他可觀看到基隆港的全貌,基隆港是一座天然加上人工修飾港,也是台灣北部的重要綜合港。

大佛禪寺寺前廣場最顯眼的地標為一尊高達22.5公尺的白色觀音大士像,另在廣場上還有就是千喜年設置一座千喜鐘,禪寺是台灣少數寺廟置有臥佛之一廟宇。


走讀整個下午的基隆壽山中正公園,了解中元祭祀後,也要不捨地踏上回家歸途了,但是現已雙腳勞累不聽使喚了,有個車子坐下山該有多好,沒關係那我們就找公車站牌等車吧!哇,主普壇前方叉路有公車站牌耶!怎這麼久沒看到公車來呢?原來他是一個永遠等不公車的龍貓公車站呀!還是乖乖地走下山吧。

好充實的一個下午將基隆一個月的中元祭,由開龕門、豎燈篙,再來迎斗燈、放水燈,到普渡及農曆八月一日關龕門全程走一趟,也謝謝基隆文史專家高老師精彩的走讀,帶著滿足之心,坐著台鐵區間車回家去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