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22春。韓國街的誕生與永和演變

春日走訪永和韓國街

撰文/走讀志工 王月華

冬雨已歇春陽送暖,三月的第二個週末,我們跟著金車文教基金會來到永和的韓國街,體驗韓國的生活飲食文化。由捷運頂溪站1號出口左轉直走,約5分鐘路程即可抵達中興街韓國商圈。第一站的導覽老師彭守喜祖籍山東,出生於韓國,是中興街韓濱商店的負責人,也是商圈的總幹事,個性熱情豪邁,積極推動商圈發展,對於商圈的緣起,如數家珍。

 

商圈的緣起與發展

韓僑早先是以跑單幫的形式將韓國衣物及電毯等賣到臺灣,再帶回韓國人喜歡的臺灣麻油及化妝品,因為利潤高,口耳相傳下,韓僑往返兩地順道帶些貨就蔚為風氣。

1970朴正熙總統力主排華政策,華僑紛紛移民國外。輾轉來臺的華僑,多有跑單幫的經驗,便在店租相對便宜的永和中興街(最早在竹林路)落腳,設店販售正統韓國商品。除了韓版衣物,還有泡麵、海苔、泡菜、醬料、燒酒等食品及鍋具、電毯等生活用品,種類繁多。託韓劇熱播之福,哈韓族紛紛朝聖,生意正盛時要到晚上9:00人潮散去後,方能通車送貨。中興街不長,門號由1至151,早先多為韓貨商店,曾申請封街一次,以便利旅客購物。惟封街後影響鄰近耕莘醫院的救護車出入,爾後政府即不再同意封街申請。

商圈目前的韓貨商家僅剩40家,臺商及韓僑各半,韓商則僅僅一家。最早商圈約三成多銷售韓國衣物,後不敵自批與網購,遂兼賣食品,酒類及日常用品。其實,商圈商品主要以海運運送,價格比空運便宜,但因旅韓自購便利,生意已無往日盛況。近年因疫情影響旅遊,加上網紅金針菇加持,商圈食品酒類的銷售量已大增。

大略介紹了一下商家後,彭老師在老大房隔壁的廊道,配合春日(3/1--31)購物節活動,除了準備各式韓服,讓學員著裝在彩繪背景前拍照,參加打卡送電毯活動外,還準備了韓國民俗童玩---紙牌及投壺設備,讓大家體驗韓國街頭遊戲。大家一邊飲用老師免費提供的碳酸飲品,一邊在老師解說示範下排隊體驗童玩遊戲,場面熱鬧有趣。

 

韓國飲食文化二三談

在大家拍照玩遊戲的空檔,老師也一一回答學員們對於韓人飲食的疑問。

韓人愛好飲酒,香甜的馬格利米酒是傳統酒,酒精度約3--6%,深受喜愛大口喝酒的韓農工階級喜愛。現在為應市場所需,亦生產帶氣泡的多種水果口味米酒,香甜可口,還有人覺得具潤腸效果。

韓國人用餐不持碗,以筷子或湯匙就碗取食,因為他們認為只有乞丐才持碗進食(中韓習俗竟有如此大的差異!)。韓人嗜辣及牛肉,除了泡菜,醃製的生章魚及春秋蟹皆屬極品。

韓製泡麵由包裝袋上的效期,來分辨內外銷。國內銷售者,效期為6--8個月,外銷者則長達一年。兩者口味略有不同,內銷含牛肉粉,外銷則無,不食牛肉者購買時要特別留意。

最後,彭老師建議旅韓還是以自由行方式進行為佳,可避免旅行社用低價團費吸引旅客,卻逼迫旅客購買指定商品的惡劣行為。

走出中興街,就由雙和文史協會嚴慧蘋監事接棒,為我們介紹韓國街所在地---永和區的變遷。永和區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人口是相鄰的中和區的一半,面積卻不到中和區的三成。年輕貌美的慧蘋姊,40年前由基隆嫁到永和,熱愛地方,對在地文化有著深入的了解。

 

竹林路上的風暴與榮景

我們走到竹林路網溪國小旁的空地,遙望對街29層樓高的吉美一品花園,聽慧蘋姊娓娓述說這棟大樓前身的故事。

此地原為勵行中學舊址,校長韓克敬1948年來臺後,在竹林路購地興學,1953年草創時只招募到250位學生,後聘體育教練崔蔭,訓練田徑及女籃有成,到了1962年學生數已達1700位。體育名聲雖打響勵行中學招牌,但治學理念上的不同,也造成崔蔭與校長及部份教職員的激烈衝突。1960年6月崔蔭含恨辭去教職,1962年1月竟攜槍尋仇,造成七死三重傷的校園槍擊慘案。

1970年勵行中學遷校樹林,竹林路校址設立了永和第一間百貨公司--中信百貨,還設有電影院及茶(酒)樓,帶動週邊店家商機。其後,鴻源百貨,太平洋百貨陸續接手營業,整區繁榮一時,有小西門町之稱。前所提及的韓貨店家就是自竹林路66巷發源,後才轉到中興街。

竹林路早年因遍種竹林而得名,幫派名人陳啟禮,讀書時常被本省藉同學霸凌排擠,憤恨之餘就跨溪到竹林內練身,最後在此拉幫結派,是竹聯幫的發跡地。

 

永和街上的美食

中興街上除了韓貨食品,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美食,例如義聚東劉家水餃的燒雞,對街的豆花店及潤餅;竹林路上有香港陳記和新陳記粥麵專賣,雞肉飯及極受年輕人歡迎的北蘭阿姨商店;勵行路上的溪洲市場設於1955年,是永和區最早的公有市場,所售豆腐製品,潤餅,肉包等等,都是排隊名店;當然,名聞遐邇的永和豆漿更是不能錯過。

 

洋溢藝術氣息的博愛街

博愛街由永和路延伸過去,街底是紅瓦白牆的莊敬高職永和分部,中段就是楊三郎的美術館。居住在博愛街的一些退休老師,為將藝術融入街坊,參加新北市的造街計畫,短短500公尺的藝術街,鳳凰木林列,路上鋪上特色地磚,兩側還有楊三郎的複製油畫,一條悠閒浪漫又洋溢藝術氣息的道路就在眼前。

 

楊三郎美術館

楊三郎1907年生於臺北州網溪(永和),16歲旅日,24歲赴法學畫,繪畫以四季山林風景居多,其次則為人物靜物,用色大膽鮮艷,為臺灣第一代油畫大師。大師出身永和望族,父親詩人楊仲佐,政商關係良好,從事菸酒買賣,家境優渥。「網溪」舊地名改成「永和」,就是楊仲佐的手筆。

美術館於1991年落成,是大師跟兒子楊星朗(館長)自費興建。進入美術館園區,右側是綠意盎然的休閒庭園,左側的紅磚牆建築就是美術館。美術館依著百年古蹟「永和網溪別墅」而建,透過兩屋相連的通道,來此不但可以欣賞美術館內豐富的館藏畫作,還可以參訪古蹟,用餐喝咖啡。

 

網溪別墅

這棟楊仲佐1919年建成的別墅,後成為楊三郎的住所與畫室,1998年經新北市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現特別開闢了古蹟室,放置楊仲佐相關收藏品。室內還存有一張和室塌塌米床,玻璃櫃內擺放古董物件,還有一雙三吋金蓮鞋。牆上高掛一幅祝賀詩人九十大壽的賀壽匾額,何應欽、張羣、于右任、白崇禧等大老均名列其上,由此可知其交遊廣闊,政商關係良好。

大師的畫室在二樓,空間挑高採光良好,現場陳列大師的繪畫用具,及數個躺椅。原來大師藝術家性情,創作時不愛正襟危坐,喜歡隨興或臥或躺。而由牆上所掛大師在此創作或會客相片來看,也確是如此。

很難想像,在交通便利的永和,我們用不到三個小時,彷若走訪韓國,體驗韓劇偶像們的飲食生活,街頭童玩,還穿上韓服在名勝前拍照打卡;然後,彷彿還在看劇,我們走入時光隧道,聽了一場校園慘案,一個名聞全臺的幫派崛起,還見證一個商圈的繁華與沒落;我們漫步鳳凰木下,踩著倒映陽光碎影的地磚,走入綠意盎然的美術園區,浸淫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

走讀最後在美術館一樓池塘邊的遮陽傘下畫下句點,交還導覽機,跟學員們指明返家的交通路線後,貼心的慧蘋姊就帶隊領著一票意猶未盡的學員,開開心心去品嚐美食大肆採購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