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攜永平高中化身記憶修復師 開發實境遊戲APP解謎永和韓國街
為讓年輕世代以嶄新方式認識地方歷史,金車文教基金會自2020年起,與雙北地區高中職合作推動「文化小玩家」計畫,結合文化課程與實境解謎活動,培育學生成為文化種子志工。自去年開始,與新北市立永平高中展開合作,陪伴學生實作並共同開發實境遊戲解謎APP─《記憶修復師》。並於今2025年6月4日星期三下午辦理「文化小玩家X城市走讀」成果活動,由擔任文化小志工的永平高中學生,帶領學弟妹體驗此款遊戲,親身感受實境解謎與地方文化結合的魅力。
永和,舊地名為「龜崙蘭」,源自於平埔族語溪州之意,據說而後因漳泉械鬥發生,方才改名為永和,希望此地能永遠和平。《記憶修復師》以人口密度最高的永和地區為背景,關卡內容涵蓋永和多個重要地標,包括異國氛圍濃厚的韓國街、歷史悠久的保福宮、庶民美食文化代表的世界豆漿大王等地。同時,也穿插介紹永和兩位同樣名為「楊三郎」的重要文化人物─畫家楊三郎與音樂家楊我成,透過畫作與音樂,串聯起這座城市橫跨現實與虛構、歷史與當代的文化探險旅程。
《記憶修復師》故事主線融合奇幻與文史敘事,玩家化身擁有「記憶感知力」的「記憶修復師」,在神秘引路人的引導下,力圖修復這座城市逐漸遺失的文化片段。玩家在解謎過程中,將親自走訪這些場景,實際體驗
韓國打紙牌、投壺等傳統遊戲,並品嚐外省老兵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傳承至今的好味道,透過沉浸式遊戲互動,深度探索永和的重要地景與人文記憶。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文化小玩家」計畫的核心理念,是希望透過文化與數位工具的結合,讓學生不只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是文化的參與者與創造者。透過此計畫不僅深化學生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也讓學習跨出教室。我們期待未來能擴大這樣的模式,串聯更多學校與社區,讓「教育」真正走入城市與生活之中,培養出更多具備文化素養與行動力的新世代公民。
永平高中二年級宋源秩同學分享,在課程中,我們學習了如何設計謎題、提升導覽技巧以及帶隊方法。在實地導覽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被稱為「韓國街」的中興街,比起課堂上單方面聽老師講課,這種實地走讀的方式,讓四周景物都變得立體、有趣,也讓我發現,原來每天上學快速通過的街道,其實蘊藏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參與「文化小玩家」培訓,不僅提升了我的語言表達和臨場應變力,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一個高中生也能透過說話、觀察與設計,參與城市記憶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