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 全球議題組 佳作團隊 | 宜蘭縣私立中道中學-Youth Power-少年仔,「不藍」你要怎樣?

團隊資訊

學校名稱: 
宜蘭縣私立中道中學
團隊名稱/班級: 
Youth Power
指導老師/家長: 
林秀穎、林明頴

行動資訊

主題名稱: 
少年仔,「不藍」你要怎樣?
執行日期: 
2024/09/012025/03/31
所屬專案: 
第十四屆 愛讓世界轉動 兒少公益行動

行動內容

S 看見世界: 

根據台灣衛福部2022年統計,15-24歲青少年自殺成為第二大死因,且死亡率逐年上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生理變化、對成就和獨立的渴望、人際和家庭關係的挑戰。這些壓力可能導致情緒低落,進而轉化為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
青少年的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相關,憂鬱可能引發行為偏差,造成社會系統的負循環。因此早期識別情緒問題並提供支持至關重要,不僅有助個體心理健康,也能穩定社會環境。
台灣近期推出的「心理假」制度,允許學生無需證明即可請假以緩解心理壓力。這一措施反映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然而,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是提升青少年情緒調節的能力而不僅是提供假期。未來應持續關注如何幫助青少年覺察和管理情緒,進而促進其心理健康。

T 發想: 

文明之下,無法安置的情緒~
人生的發展階段,每個人都會接觸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在處理不同的情緒時,有些人可以正向看待自己的情緒,讓不同的情緒得以紓緩,有些人則是進入了情緒的窄門,關上門、拉上窗,在沒有光線的心理空間裡,不斷地讓負面情緒發酵!因此造成更大的惡形循環。相信大家對於青少年階段的人都有一些形容詞:叛逆、中二、難搞等…..這些形容詞描述青少年在追求特立獨行的行為或表達方式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用誇張的動作「刷存在」;在社群媒體中,尋找「同溫層」的人,以增加自我的認同感。在「反權威」與「反規則」當中,用刺激的行為與話語,掩蓋自己未能符合家長期待、社會期待的失落。這一場青少年風暴在外顯的部分,是行為的偏差,在內顯的部分,就是憂鬱症。

憂鬱症與行為偏差~
憂鬱情緒與行為偏差,彼此相關且交互影響,我們期望透過青少年自我檢視情緒的方式,並在科技的輔助下,幫助青少年體察自我的情緒,進而尋找可以幫助青少年舒緩情緒的路徑,降低憂鬱症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同時也減少偏差的行為問題。

我們想要解決以下的問題:
1. 幫助青少年認識自我情緒:
透過科技輔助的方式,幫助青少年檢視自我的情緒狀態同時也保護青少年的個人隱私。
2. 給予情緒穩定的輔具:
透過音樂治療與舒壓,幫助青少年舒緩壓力,產生正向的心理支持。
3. 魔鏡魔鏡,請問我今天EMO了嗎?
以AI辨識情緒的程式紀錄並追蹤青少年的情緒波動。並設計AI回饋的支持性文字,鼓勵青少年尋求有效的輔導方式。

A 行動: 

1. 提供AI辨識情緒的程式給有需求者,作為辨識情緒的工具。
2. 剪輯舒壓音樂上傳平台,幫助更多人緩解情緒。
3. 校內宣導,幫助同學認識自我的情緒,並協助同學為負面情緒找到正向出口。
4. 繪製舒壓小卡(以電腦繪圖、自動生圖軟體等方式製作)發送給同學。

活動成果

活動影片: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