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金車走讀 樂活99】2017。秋 泰山尋覓巷弄書香

泰山尋覓巷弄書香   

撰文 / 走讀志工 林靜婷   拍攝/顏文魁

頂著寒風細雨來到了陌生的泰山貴和捷運站,吹不滅、澆不息我們對泰山的好奇心,這一次由鄭勝吉老師領軍,沿著明志路散布,途中經過空軍防空指揮部、天主教道明傳教修女會附設幼兒園及明志科技大學,第一站「頂泰山巖」路口牌坊映入眼前。

泰山座落於林口台地(平頂山)山下,昔稱「山腳」,清治時期大多是由閩南泉州府安溪縣移民開墾;日治十二廳時代,新庄支廳貴仔坑區,即為今泰山區前身;光復後,由新莊鎮劃出,成立泰山鄉,鄉名就取自本地信仰中心「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兩廟宇之「泰山」二字;由於泰山地勢西南高稱「頂泰山」,東北低稱「下泰山」,因此就以所在位置,區分為「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

今天拜訪的「頂泰山巖」,建於清乾隆19年(1754年),由仕紳李序彥、李序原等人所捐建,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祖居地分香泰山寺「顯應祖師」神像來台,原名「福山巖」。

清咸豐3年(1853年)爆發泉漳械鬥,福山巖為漳人所焚毀,後由李符記(李序原之孫)捐地重建,改稱「泰山巖」,因位於崎仔腳山腰上,故又名「崎仔腳廟」,後該廟又分靈出另一座位於山下明志路上的下泰山巖,故頂泰山巖又稱為「崎仔腳老祖廟」、「頂廟」。

日治昭和7年(1932年)曾經重修,廟裡的石雕、牆堵及石柱大多是從那時保留至今,樑柱結構木雕是由名匠陳應彬設計監造,陳應彬負責大木作(結構),徒弟黃龜理負責小木作(花部雕刻),是台灣目前尚存的少數木造寺廟建築之一,也是泰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1985年列為內政部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頂泰山巖」坐西北朝東南,通寬九開間兩進兩廊兩護龍,三座並排,前殿屋頂為重檐硬山式,兩側山門則為重檐歇山式。廟中的木石雕刻及彩繪書畫等裝飾,從傳統民間故事或通俗演義小說中取材,如二十四孝、岳母刺字、壽昌尋母、華容道關公釋曹等,同時也反應當時社會變遷的思維,如龍柱上的小天使等,這些作品除了富含藝術之美,更有著社會教育的重要功能。

「頂泰山巖」主祀「顯應祖師」,每年農曆9月18日都會舉辦慶典或大拜拜,來慶祝顯應祖師的誕辰,因為是由安溪縣李姓族人創建,所以也是當地李氏之祖廟,離開前我們特地繞進後花園,入口處驚見龍頭,原來是社區民眾將樹叢圍籬修剪美化成一條龍,可見在地經營的用心。

說到「顯應祖師」(-1134年),他是宋朝河南僧人,俗姓黃,名惠勝,精通佛法,在福建永春、安溪兩地弘法,最後在安溪泰山(大尖山)建「泰山巖」修道,深得民心,圓寂後被兩地的百姓奉祀,頗享香火,之後受詔封為「顯應普濟大師」,俗稱其「顯應祖師」,亦有人稱「泰山祖師」、「泰山顯應大師」。

清乾隆《永春州志》上有記載: 顯應祖師幼不茹葷,預知禍福,且還能為民祈雨,求雨甚驗,故人稱「黃水車」。《閩書》三大神蹟:昭應祖師(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故「顯應祖師」也被視為法主公(法術高強的神明)之一。

 離開頂泰山巖之後,我們繼續沿著明志路來到了第二站,號稱「北臺首學」的「明志書院」。清乾隆28年(1763年),來自福建永定客家庄的貢生胡焯猷,捐設「義學」於興直堡新莊「山腳」(今日新北市泰山區),隔年閩浙總督楊廷璋將義學改名為「明志書院」,並為書院撰寫「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明志」二字,引自諸葛孔明的家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並有「爰標明志之名,冀成致遠之器」之意。

隨著淡水廳廳治在竹塹(今日新竹市),清乾隆46年(1781年)官紳們將明志書院遷建於竹塹。胡焯猷的義舉,造就大甲溪以北第一個書院的誕生,尤其在公家的淡水廳儒學於清嘉慶22年(1817年)才設立的情況下,明志書院更是發揮了「民間教育」的宗旨。

明志書院曾被指定為內政部二級古蹟,但長期疏於管理,1985年被解除古蹟身分,2004年再度重修後啟用,現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大廳內供奉「紫陽朱夫子神位」及「貢生胡焯猷祿位」,前院左前方的惜字亭建於清同治年間,稱為「敬文亭」,當時的科舉社會為了尊重文字,如果必須要丟棄寫有文字的紙張或書本,人們會慎重的在惜字亭焚化,再將紙灰放入水中流走。

台灣,處處隱藏著先民辛勤開墾走過的歷史文化痕跡,背後都充滿了無數感人有趣的故事,留待大家一起來探索,用雙腳走讀台北,用雙眼紀錄生活,期待明年金車走讀帶來更多的驚奇!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