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來自台東關山小鎮的地方樂團,結合跨文化音樂特色,帶來校園民歌、傳統民謠、鄉村歌曲、古典音樂等多首精彩曲目,透過提琴、長笛、吉他與人聲演繹最真摯的純樸感動。

「樂活99」正式更名為「跨文化走讀」。除了持續實現「樂活99」認識在地的目標,更著重連結台灣與其他文化間的異同;主題式的路線規劃,能更好的思考台灣與世界文化關聯,達到雙向交流與換位思考的目地。
活動詳見:https://kingcar.org.tw/project/501222

松山舊稱錫口,早在清朝嘉慶年間,錫口市街作為艋舺到噶瑪蘭轉運要道,商旅來往頻頻、酒樓食肆林立。錫口因運河發達崛起、受鐵路興起漸衰,自此沉寂一時。金車千人走讀第四年,從松山工農出發,邀約30位專業文史老師帶領閱讀臺北市松山區與信義區的在地小故事。

本次邀請新漾基金會執行長 - 鄭予彤,以及六位在不同領域揮灑熱血的行動派青年,分享發現問題、肩負使命、實踐理想的歷程,看他們如何放膽走出舒適圈、跨越國界,用行動書寫自己的故事!

為扶持宜蘭原民兒童音樂,並發展原民現代創作,且不被小校所侷限,特邀宜蘭縣南澳鄉碧候國小樂音社、歌謠合唱團,及宜蘭縣大同鄉南山國小傳統舞蹈隊至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展演廳演出。

「愛讓世界轉動」讓孩子用多元角度看世界,激發跨國際、跨文化的行動力與反思力。從發現問題、分工合作、討論解決、到行動實踐,結合服務學習及生命教育,鼓勵孩子從小關心國際事務,培養其擁有同理心、行動力、團隊溝通力,進而成為改善全球問題的世界公民。
為了解青少年成長及社會趨勢脈動,辦理閱讀教育、學習趨勢、環境生態、服務學習、文化休閒、節能減碳、媒體素養、世界公民等多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推動各項青少年活動之教育政策參考。
贊助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組織,並以偏區醫療衛生、語言學習、品格教育、國際觀等類型優先受理。

「減碳大作戰」任務,鼓勵孩子透過簡單的日常行為,將減碳實踐在生活中,利用省電小任務及攜帶環保餐具等方式,為地球減少30萬公斤的碳排放,將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活動深植孩子心中,一起努力改善共同面臨的難題。

「看見世界遺產 守護臺灣文化」校園講座,從臺灣古蹟視角出發,帶領孩子進一步認識家鄉土地,珍惜古蹟與文物的可貴,探索臺灣與世界遺產的連結,欣賞不同族群間的異同,體驗並覺察其中關聯,增進多元文化價值觀與國際視野。
金車生物頭城造林休閒農場,於民國88年開始至今持續進行造林計畫,園區內種植多數為台灣特有樹種,也有許多生物在此棲息,農場與金車文教基金會特別辦理,「守護山林」戶外教育活動,邀請學校師生共同,守護山林、保護環境。

唐寶寶范晉嘉「愛泳不止息」激勵人心,並引發熱烈迴響,感動無數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願意向晉嘉學習永不放棄自己、永不放棄生命。期待透過講師親自分享成長經歷,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永不放棄,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克服困難。
「讓音符代替語言,用音樂開啟交流」,藉由提供音樂展演空間,激勵學生提升音樂技能,培養團隊默契、累積舞台經驗,增加學生自信及能量。

結合宜蘭在地社福單位,與內城社區共同推廣地方特色,於每個月辦理「幸福宜蘭 金車社福日」,邀請當地社福團體參訪金車文藝中心、伯朗咖啡員山舘以及內城社區不老學校,期待藉由此活動扶植地方社區產業發展,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宜蘭在地文化。而透過與當地社福團體合作,希望能為其分擔照護責任,並陪伴孩子們過美好的周末假期。

為了解青少年成長及社會趨勢脈動,辦理閱讀教育、學習趨勢、環境生態、服務學習、文化休閒、節能減碳、媒體素養、世界公民等多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推動各項青少年活動之教育政策參考。

「全球關懷、在地行動」以看見、發想、行動、收穫、傳播,讓兒童及青少年以自身力量幫助世界,每年辦理全台徵件、說明會、師資研習、頒獎典禮暨發表會等。
為了解青少年成長及社會趨勢脈動,辦理閱讀教育、學習趨勢、環境生態、服務學習、文化休閒、節能減碳、媒體素養、世界公民等多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推動各項青少年活動之教育政策參考。
帶領民眾以低碳旅遊的友善方式,一起領略臺灣豐富的自然與人文,進行生態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