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千人走讀:百年歷史臺北府城【西】寶成門

  踏著輕便的腳步,從日據時代就設立的「臺北市立大學」出發,來趟文資小旅行吧!


撰文/DooChi

臺北市立大學漫長的歷史軌跡

  1896年,日本人因應殖民統治需求,設置了臺北市立大學的前身──「國語學校」。1918年改制成「師範學校」,後來不幸遭遇臺北大空襲,建築幾乎全毀。目前建築多為國民政府來臺後修建,由建築師修澤蘭主導設計。修澤蘭因不喜愛枯燥呆版的混凝土設計,圍牆就採用新穎的鏤空圖形,十分吸睛。

  校內還有塊有趣的「雙年碑」,原本是成立30周年時的紀念碑,國民政府來臺接收後,有任校長「可能」為了節省成本,因而用水泥塗改。後來水泥剝落,因此在一塊碑上便同時出現明治與中華民國年號的有趣現象。


 

中興寓所還是永和寓所?名稱多變的總統官邸

  走出校門,對面便是總統官邸。總統官邸名稱多變,自前總統陳水扁的「玉山官邸」、前總統馬英九的「中興寓所」到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永和寓所」。同樣的建築,在不同的時期,便有了不同的稱呼。


 

歷史的線索,藏在建築中──司法大廈

  右轉到重慶南路,可以發現重慶南路以右都是文教區、以左都是軍警司法區域。臺灣博物館規劃師凌宗魁老師說明,原來在清朝時期文廟就建在右邊的區域、左邊則為武廟,雖然後來都已不復見,但仍維持此一傳統。

  對面看到的建築則為司法大廈,為日本建築師井手薰設計。當時日本建築師想法十分多元,不認為僅有文藝復興才能代表歐洲,因而把各種元素活用造就司法大廈,而外觀也是首次大量採用宜蘭蘇澳產製的大理石。凌宗魁老師說,當時日本的建築常會設計帝冠式塔樓象徵著日本從「脫亞入歐」到「重回亞洲的榮耀」,但司法大廈不是典型的帝冠式,有趣的是目前擺放時鐘的地方其實原本是日本皇室的菊紋所在處。

  但現在的司法大廈已不是原本的模樣了,如為因應臺灣炎熱的天氣,當時常見的設計陽臺,後來因為法院卷宗放不下了因將處藏空間而外延伸,也向上增建了第四層的頂樓加蓋。

  繼續往下走到與貴陽街交叉路口,右前方的停車場在日據時期原本是「度量衡局」所在處,再過去則是民政長官局。民政長官相當於目前的行政院院長一職,但兩棟皆在臺北大空襲中遭炸毀。凌宗魁老師說,度量衡局在當時十分重要,因為單位的換算等,都是其管理的。


 

歷史的見證人─小綠屋

  目前在北一女中的「小綠屋」則是見證北一女中歷史的見證人,原本的小綠屋在目前警衛室區域,後來才搬遷至目前區域。北一女中初期校舍為木造,校門設在東北角,臨今公園路直到1933年校舍改建後,校門改設在西北角,臨今重慶南路與貴陽街口。

  二戰期間,北一女經立臺北大空襲後僅留下現今古蹟之一──光復樓。原來當時日本人擔心混凝土建築不牢固,因而建築多採木造建築,直到關東大地震後才發覺,其實鋼筋混凝土更加堅固,因而後來的建築多採用混凝土建造。


 

遠距離連繫的現代化起頭──電話交換局

  我們循著過去有「臺北第一街」之稱的貴陽街慢步。若沿著貴陽街一直走到淡水河,便能抵達「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艋舺。這座港口之繁榮,讓艋舺地區曾經被稱為「臺北第一街」。

  走到貴陽街與博愛路交叉路口,對面的中華電信在日據時期為「電話交換局」,設計的建築師為鈴置良一。鈴置良一畢業於名古屋工業大學,其設計的建築與東京大學體系的建築師相當不同。以電話交換局為例,其設計追求交通工具的速度感,因而原本設計的圓窗、雨遮陽臺等就像艦艇一樣。電話交換局更是當時少見的全棟鋼筋混凝土建築。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了電話交換局並更名,後來也在頂樓加蓋。凌宗魁老師說,其實這不是電話交換局第一個位置,原本電話交換局在目前的衡陽路兆豐銀行處。


 

國家的歷史寶庫──國史館

  再往下走,左轉長沙路後便能看到國史館。國史館為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在三層樓的設計中有趣的是,其建築的中軸線並不在中間,而是稍稍不對稱。幸運的國史館在臺北大空襲時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其建築之美才能保存下來。戰後由交通部進駐,並擴建為四層樓。過去曾有貨車司機因為對交通政策有所不滿,開著滿載油桶的貨車衝撞交通部大門,也造成現今大門上燻黑的痕跡。後來交通部移往仁愛路的現址後,此地便由國史館進駐,展示外交上得到的賀禮,其中也設置了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展廳。


 

推動電力發展功不可沒的建築

  國史館對面在日據時期原為土木部,掌管全國大大小小的建築相關事宜。因為工作太操勞,不少員工積勞成疾,有部分官員因坐骨神經痛、白內障等原因而回到日本。後方曾設置一L型的變電所,供應各地的電力。土木部後來改為臺灣電力株式會社使用,由曾擔任醫學校校長的高木友枝擔任首任社長。

  而其對面的白色建築則是「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戰後曾短暫做為臺灣省主席周至柔的官邸,但沒多久就不再使用。而後來為方便使用,一樓建築向外擴增,二樓則拆除塔樓、塔尖等建物。


 

知識匯集傳承之處──登瀛書院

  臺灣電立株式會社後方可以看到登瀛書院碑,此地在不同時期有許多不同的用途。在清代時,當地街道被稱為「書院街」;進入日治時期後,登瀛書院改名為「淡水館」;因應都市計畫拆除後,此地曾興建「陸軍偕行社」;婦聯總會進駐後,還曾經漆成全棟粉紅色。


 

述說臺灣各地憲兵發展

  凌宗魁老師說,臺灣各地的憲兵隊建築都差不多,窗戶外的細密的構造原本是為了防烈日,但被憲兵隊接管使用後,還更多了另一項用途──外面的人看不進去、裡面的人看得出來。原本日據時期憲兵隊營區很大,包括現在的臺灣人壽、遠東百貨都是憲兵營區,後來因為臺灣各縣縣令希望裁撤憲兵,駐紮的憲兵因而減少。


 

不只是宗教殿堂──西本願寺

  到了曾經城牆佇立的中華路,這裡是仿造江戶時代風格的全棟木造建築──西本願寺的所在地。日本建設西本願寺的目的除了布教外,也希望能安撫當時日本的軍人,後來也設立幼兒園、學校等設施。面臨天災或空襲,西本願寺也是緊急避難、收容救護的場所,甚至還有存放、護送遺骨回到日本的功能。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位於目前獅子林大樓的東本願寺與西本願寺,一度做為保安處與情報處使用。原本的倉庫成了關人的地方,晚上抓人、白天可能就送到馬場町。後來西本願寺因火災而消失,甚至有文人以「火燒金閣寺」形容當時的場景。


 

我們記憶裡的西門

  在歷史的中華路上,到處都可見棚架建築,直到中華商場興建後居民遷入,形成住商混合的建築。凌宗魁老師形容,中華商場就像從天而降的太空艇,後來還慢慢伸出艦橋(雨遮)。直到臺北市長黃大洲因為捷運、鐵路地下化等原因,喊出把中華路變成臺北的香榭大道的口號,中華商場因而被拆除。

  到了中華路與成都路交叉路口,這邊曾經是西門(寶成門)的舊址,直到日據時期因為都市計畫需求而被拆掉。原本漢人市集沒有衛生觀念、十分髒亂,日本政府因而設立西門市場等建設,希望臺灣人好好遵守衛生管理。鼎鼎大名的兩層洋樓──紅樓,在日據時期即為重要的市場。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