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千人走讀:百年歷史臺北府城【城中】文學

  前幾天氣象預告週六將會下大雨,原本還擔心要穿雨衣走讀,沒想到老天爺給我們一個不冷不熱也沒下雨的好天氣,讓我們能跟著釋照勝老師講解的腳步,一探「城中」區域的故事。


撰文/饅饅

被顏色保護的歷史─司法大廈

  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出發,沿著重慶南部北行,我們第一站來到司法大廈,這棟墨綠色磚的建築物,古典又美麗。釋照勝老師說,司法大廈建築外觀採用墨綠色,是因為戰機如果從空中鳥瞰,會以為這是綠地而不空襲,因此當時許多建築物普遍使用「土黃」或「墨綠」色的建材,也算是一種「欺敵戰術」。

  司法大廈目前有四層樓,不過釋照勝老師說,建築物一開始只有三層。日治時代的建築物都是低樓層,三層樓在當時算「高樓」。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後,覺得空間不足,因此司法大樓才增蓋四樓。博愛路上的北門郵局,也都是「頂樓再加蓋」。司法大廈中央的塔樓,像是一頂尖尖的帽子,西門紅樓也是這樣的「雨傘骨架」結構。釋照勝老師說,1930年到1940年間,日本人計畫營造「大東亞共榮圈」,因此司法大廈就變成西式風格的身體,但頂層卻是採用東方元素的特色。


時代見證人─北一女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北一女中。這所臺灣著名的女生高中,日治時代是日本子弟就讀的學校,釋照勝老師說,日治時代在臺灣的日本學生念北一女中、北二女中,臺灣子弟只能北三女中(今天的中山女中)。至於大家不熟悉的北二女中,其實就是今天的立法院,但因為校舍在二戰中被嚴重轟炸,屋頂都沒了,所以學生只能改念北一女中。


體會總統府的百年風華

  北一女中斜對面就是現今臺灣最重要的行政機關──總統府,在這裡能看到許多遊客忙著拿拍照,捕捉總統府的英姿。總統府是日本人來臺所建,是日治時代的代表建築,原本稱為「臺灣總督府」,1919年竣工後使用。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後,將總統府命名為「介壽館」。一開始是總統府和行政院都設立在此,一直到1957年行政院搬遷後,才單獨由總統府使用。

  釋照勝老師說,日本人剛來臺灣時,其實還不確定會在臺灣待多久,因此一開始的行政辦公地點,是今天植物園內的前清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從1895年到1919年總統府完工,日本官員都是在前清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辦公。不過布政使司衙門曾發生大火,加上建築物多年失修,遭受白蟻嚴重侵蝕,讓當時的總督萌生蓋新的廳舍的念頭,以做為臺灣最高行政中心。

  有關於總統府的興建過程,其實有一段有趣的歷程。當時日本總督對外公開競圖,但限定只有由日本建築家可以參加。在經過評選後,第一名的作品被評審委員會質疑跟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很相似,有抄襲之嫌,因此改採用第二名作品。不過第二名的設計也不盡完美,例如原本設計藍圖中,總統府中央塔樓比較矮,被嫌棄不夠雄偉壯觀,接手的總督府技師,將原本只有六層樓高的中央塔樓,增加到十一樓層高,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能看到總督府,彰顯統治威權。


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

  沿著重慶南路再往北走,我們來到日治時代被稱為「臺灣銀座」的區域,其範圍約略是現在的寶慶路、秀山街、衡陽路、博愛路及延平南路一帶。日治時期這裡也被稱為「榮町」,是當時臺北城內最熱鬧的區域。就像日本銀座一樣,臺北銀座在當時也是繁華熱鬧的商業區,許多賣日用品、生活用品的店家林立。這裡還曾出現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是當時臺灣三大百貨之一,另外兩間則分別是臺南的林百貨、高雄的吉井百貨。

  關於菊元百貨的成立,釋照勝老師跟我們說一段趣聞,原來菊元百貨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成立,同年十二月三日開幕,不過開幕時其實還沒蓋好,這麼急著開幕,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搶「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的美名。菊元百貨是日本商人重田榮治經營,樓高有七層樓,因此當時被稱為「七重天」,是當時僅次於臺灣總督府的第二高樓。今天大樓必備的載人電梯,日治時代的菊元百貨就有,吸引許多人特地來百貨公司搭乘,體驗嘗鮮。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日本銀座推動都市更新,這一帶店面約兩層樓高,當時推動讓建築物的高度一致,街道看起來更加協調,而博愛路、延平南路反而是商家自行發起推動。


大啖俄羅斯風情─明星咖啡館

  之前曾收到朋友送來購自明星咖啡館的俄羅斯軟糖,綿綿軟軟的口感,讓人一吃就愛上。透過釋照勝老師的解說,才知道俄羅斯咖啡館背後還有故事。俄羅斯在沙皇被推翻後,許多貴族、官員、軍官流落各地,從中國東北到上海,也有人來到臺灣。當時俄羅斯軍官艾斯尼到臺灣來投靠同鄉布爾林,兩人與臺灣人簡錦錐合開了明星西點麵包廠,一樓是賣俄羅斯式的麵包與甜點,二樓是「明星咖啡館」,提供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詩人周夢蝶生前曾在明星咖啡館一樓騎樓擺書攤,許多文人、藝術家、編輯也會來明星咖啡館聚會、批評時政,讓明星咖啡館常被官方關切。


探索重慶南北路書街─發現書籍的歷史

  回到重慶南路,也進入今天走讀的重頭戲──重慶南路書街。還記得念大學時,每當要找資料或書籍,總會和三五位同學一起到重慶南路找書。當時整條街書店林立,要走完這條街,得花一整天時間。釋照勝老師提到,清朝臺灣街頭以書報攤居多,到日治時代才有民營書局,現今的重慶南路,南段當時舊名「文武街」,北段則稱為「府前街」,最繁榮的時候光書店和出版社就有上百家。然而數位時代來臨,國人閱讀習慣改變,加上許多國際旅客來臺自由行,交通方便的重慶南路,許多書店紛紛改成商旅飯店。

  現在的和昌商旅,1915年時是臺灣總督府成立的「臺灣書籍株式會社」,也就是後來的「臺灣書店」,當時專門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當時日本子弟在臺灣念小學校,使用的教科書和日本當地一樣;而臺灣人念公學校,教科書則是用臺灣人自己編寫的。

  日治時代臺灣最大書店「新高堂」,就位在衡陽路與重慶南路口的東方大樓,釋照勝老師跟我們說,取名為「新高」,是因為當時日本人發現臺灣的玉山,竟然比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更高,因此取名為「新高」堂。而新高堂的斜對角有間星巴克,日治時期是賣茶的辻利茶舖,許多日本人都會到這裡喝茶解鄉愁。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