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青少年文化觀》72%青少年誤認臺南市古蹟最多

72%青少年誤認臺南市古蹟最多

半數認為夜市和廟宇最能代表臺灣文化 

 近年來,社會變遷及經濟開發對文化資產保存造成重大衝擊,政府提倡在地文化認同與保存,積極推動在地產業文化,執行成效如何?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文化觀問卷調查顯示,六成二青少年表示認識在地最困難因素是對在地不瞭解(62.1%)、其次是時間不足(55.1%)、不感興趣(44.2%)。

    現今古蹟除了分成「國定」、「直轄市定古蹟」及「縣市定」外,還有一種文化資產身份稱之「歷史建築」,尚未達到古蹟的條件,但還是把它保留下來。僅三成多的青少年知道古蹟和歷史建築的身分是不一樣(34.1%)。也僅有三成多的青少年知道「全國古蹟日」在九月份舉行。

    台灣哪個縣市古蹟最多?高達七成二青少年誤認臺南市古蹟最多(71.9%)。根據文化部資料顯示(文化資產局,2018),臺北市的國定及縣市古蹟的總數量是176筆;臺南市139筆。古蹟的存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軌跡,更是先民曾經走過的紀錄。歷經時間的洗禮成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就具備一定的保存價值,即使是一道牆,也是歷史載體。保存越多古蹟的城市,越能涵養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

    臺灣雖然不大,卻有很多人文史蹟與自然景觀,如果外國朋友來訪臺灣,青少年最想帶他們去參觀臺北101(47.4%)、其次是墾丁(40.8%)、第三名是日月潭(37.9%)。青少年眼裡,最具代表臺灣特色是夜市文化(57.8%)和廟宇文化(51.5%)。高中生更高達七成多認為夜市最能代表臺灣文化(72.3%)。

    近年來,全球化與網路資訊發達,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皆因網路傳播分享更加頻繁。青少年最瞭解哪個國家文化習俗?第一名是日本(56.9%),中國位居第二(48.8%)、第三名則為美國(30.9%)。認識在地與國際文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收穫。國小學生會更想保護文物(62.8%)、國中生會更尊重不同文化(55.9%)、高中生會更增進視野(66.2%)。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隨著時空潮流的變遷,我們更應教導孩子用尊重與包容心胸,欣賞不同族群間的文化異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與全球關聯的現象。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也將「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列為國民基本教育素養之一,青少年需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理念,並欣賞與尊重多元文化,關心全球議題,才能增進國際視野。

    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表示,青少年如何了解文化與周邊的文化資產?應該從了解自己從小到大居住的環境做起,若能在孩子心中種下文化種子,等待種子發芽,孩子將來必定會對古蹟更加有感。文化其實只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若從小處關心周邊建築、房子、道路、社區、學校。透過社群網路找尋答案,並產生關係,或許是一個了解文化資產的途徑。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孫梓云同學表示,本身是對於台灣文化與古蹟的認識,時常是在不知不覺中建立的;搭公車到補習班的路途,必定會經過北門,常常看著,腦中便會同時浮現歷史課本裡的內容與老師所說關於北門的故事,我想文化可以說是一種「經過長時間所流傳下來的生活體現」。文化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卻很少有人會開啟自己的感官去體悟,因此,孫梓云認為實際參加在地相關文化導覽,是最能夠直接且深入了解在地的方式。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林昱辰表示,從小生活在林家花園附近,鮮少看見台灣人在此認識古蹟,反而以外國觀光客占了多數。而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台灣文化莫過於廟宇和民間信仰文化吧!我們家附近有香火鼎盛的大觀書院和慈惠宮,我看到不管男女老少都十分的敬仰各尊神明,讓我感受到那種融入生活的虔誠,有個信仰在心裡支撐自己,給生活一點期許和希望,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台灣文化。

  此項調查於六月進行調查全臺17縣市37所學校,總共回收有效問卷2,278份,有效回收率為76%,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
 

發佈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