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第八屆優選團隊|萬芳高中國中部 - 「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小組 - 救食無餓,寒冬送暖

團隊資訊

學校名稱: 
台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國中部)
團隊名稱/班級: 
「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小組
指導老師/家長: 
湯偉君、江斐瑜、張雯珮、彭文君

行動資訊

主題名稱: 
救食無餓,寒冬送暖
執行日期: 
2019/01/072019/03/01
所屬專案: 
第八屆 愛讓世界轉動 兒少公益行動

行動內容

S 看見世界: 

萬芳高中教師群根據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召集國中部學生組成團隊,透過教師與學生們的對談、討論,擬定「培植職力、寒冬送暖」計畫。藉由「培植職力、寒冬送暖」計畫的課程實施,在課程中融入了「消除貧窮」、「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減少不平等」、「永續城市」、「責任消費與生產」等重要的永續發展議題與項目。

萬芳高中參與計畫的學生們,在教師們主持的團體共同討論中,擬定了「『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學生們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中所做出的結論是:一、當全球糧食與食物被先進國家的浪費越少,就越容易滿足全球人口未來幾年對於糧食的需求;二、當我們在面對全球關注全球暖化、能源短缺、區域經貿整合等重大議題與挑戰時,我們減少全球糧食與食物的浪費,對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是大有助益。

T 發想: 

萬芳高中參與計畫的學生們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中,經過多次深度的探究與討論後,提出我們台灣在糧食與食物的問題上所面臨的問題,其解決策略是我們縣市議會與立法院等制訂法律的機構,應對各類型態的超市賣場、便利商店未銷售出的即期或已過食用期限但食用安全無虞、可以食用的食物或食品,進行立法應如何供給消費者進行消費,以減少可食用或堪食用的食物或食品被廢棄與浪費。學生們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中的探究問題過程中,期許民間的環保團體與非政府組織,也需發揮其監督政府政策與教育社會大眾的功能,對於流行於台灣的「吃到飽」飲食餐飲文化進行改正。

指導老師透過以「心智圖法」的思考方式,請學生將其欲解決或幫助的問題,形成具體的行動方案發想,透過以心智圖法的方式發展,讓學生思考可行的方式與策略,同時,擴大學生在看問題的層面與深度,導引學生對其想要幫助與解決的問題,進行高層次與周詳、縝密的思考。

指導老師再透過學生發表個人的看法與其意見後,進行共同討論擬定以家政課上過的烘焙課程,以麵包、蛋糕的製作,來解救「飢餓」的問題。指導老師也提醒學生也應關注「糧食分配不均」、「過度浪費與消費」在「飢餓與糧食」問題上的關鍵核心,導引學生可以進行募集食材與材料,不一定先要募集金錢來準備製作食品然後再義賣,可以透過募集剩(聖、勝)食,可以同時解決二個問題,發揮食物的最高價值,也才是真正的做到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

A 行動: 

經指導老師與參與「『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的萬芳高中的學生們深度討論後,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的實踐上,進行行動工作分組。工作分組為:一、烘焙組、二、關懷組、三、義賣組、四、公益組、五、庶務組。

108年1月11日指導老師依與計畫參與學生們討論後,立刻擬定「培植職力、寒冬送暖」的課程計畫,向學校提出教室與器材的使用申請,並與家長說明計畫參與學生的寒假課程與行動計畫的時程與動向,尋求家長們的支持與響應本行動計畫。

108年1月14日學校通過課程計畫申請,指導老師立刻規劃烘焙食品至作品項內容,並開始向社會各界募集所需材料,同時也進行在網路上向大眾募集即期或可食用,但可能即將被都丟棄的食物,例如南瓜、香蕉、檸檬、洋蔥與蘋果、奶粉等。

108年1月19日、26日將所募得的即期食物,經參與計畫的烘焙專長的家政教師巧思,教導學生運用,將募得的食物加上高級的麵粉與食材,動手製作成高檔美味的南瓜鹹麵包、南瓜甜麵包、司康鬆餅點心與香蕉蛋糕,以及瑪德蓮蛋糕點心。

在108年1月19日,學生們也立即採取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將這些剛出爐的美味麵包與點心食品,時值歲末寒冬之際,進行關懷與探視與學校同在文山區的忠義育幼院院童;探視獨居長者米爺爺與韓奶奶。

108年1月26日,烘焙組學生們動手製作司康鬆餅點心與香蕉蛋糕,以及瑪德蓮蛋糕點心。再將製作好的烘焙點心交給關懷組與義賣組的同學們分頭進行關懷行動與義賣行動。在細雨綿綿,寒風刺骨的天氣下,關懷組同學們將剛出爐的美味蛋糕與點心食品,在方淑芬校長的帶領下至文山區的萬美社區探視獨居長者桂奶奶、藍奶奶。

義賣組同學們在108年1月19日、26日二日義賣麵包與點心。參與計畫的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們到校區附近的商家進行公益麵包與點心的銷售,也獲得校區附近商家的大力支持,19日、26日二日每日為數一、二百份的麵包與點心,很快的,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就全數銷售完畢,所得公益款項計新台幣一萬二千二百元。

G 收穫: 

「『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的策劃、實施、行動與落實,就學校、老師與學生、社區、社會與全球國際的不同層級,均因「『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而有豐富的收穫。說明如下:

一、學校教育面的收穫:方淑芬校長表示,完整的國際教育是具有跨學科領域的特性,在校內整合教學時有其一定困難度,勢必需要教師群在進行共同備課與討論時,共同分工合作,詳加討論與規劃來選定國際議題與教學內容,同時校務行政單位也必須給予支持,共同擬定完善的計畫來進行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實施,以為培育參與計畫的學生們,能在參與國際教育的學習活動後,具備有全方位的國際知能,並奠定公民行動力的基礎。萬芳高中的「培植職力、寒冬送暖」計畫與「『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是一真正的具有環境面、經濟面與社會面三者三贏的永續性發展的行動計畫,未來將再視學生學習的課程需要,以及授課時間的可行性,持續進行計畫與課程安排,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機會,讓具有永續發展的行動計畫,在善念的正向循環下持續性的辦理下去。

二、教師教學面的收穫:教師群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中,必須面臨進行跨學科、跨教學領域進行共同備課的問題外,同時也需面臨兼顧課程內容設計必須兼具有多面向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的教學實施必須有國際教育、職業生涯發展、環境教育、性別平等、品德教育等內涵。教師群在進行共同備課與討論時,教師群彼此克服困難擬定教學與課程計畫內容,呈現出具完整性的國際教育內容。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課程規劃與擬定、教學技巧與操作等面向,也適時將課程教學研發、課程推動與實施以「系統性」為主要策略,來達到提升教師群的專業知能,以及進行課程準備的模式與經驗、教學創新及學校文化的協同與創新等重要目標。參與老師們均認同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中有達成力推動多元創新課程,跨科共備觀課,提升教師社群專業知能的行動與成效。

三、學生習得面的收穫:參與「『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公益行動計畫的學生們可學習參與的在地行動與全球化議題、知識,同時關懷生活周遭的社區並以行動力付出關懷,體認服務學習的價值、從體驗中學習。學生們參與「『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公益行動後,學生們可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與「共好」的課程理念,以臻全人教育之理想。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公益行動與課程實施,提供學生多元探索機會、培養未來競爭力、養成關懷他人的胸懷。內容包含從學生充實自我能力做起,陶冶服務精神,激發服務熱忱,特過社區服務活動,將生命的意義及認知生活目的,化為具體行動,達到利人利己的目標。整體而言,透過學生在學習單的回饋上,可以得知學生的收穫是豐碩的。其收穫主要在職業技能面、社交技巧面、領導統御面、自主行動面、溝通互動面及社會參與面等幾個方面。

四、社區發展面的收穫: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計畫的推動過程中,對本校所在的社區發展,具有(一)喚起社區覺醒面、(二)鼓勵社區參與面的收穫與效益。

五、社會福祉面的收穫:在「『搶救食物』、『解救飢餓』行動」計畫推動中,在社會福祉面上具有支援失怙者面、關懷孤獨者面、協助弱勢者面的收穫與效益。

活動成果

活動影片: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