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7。秋 公館街區美學新映像

         公館街區美學新映像            

                                                                              撰文 走讀志工  周華

我們的行程準時從捷運科技大樓站開始,預定造訪北師美術館戶外隱藏創作、台灣大學及台電大樓三個區塊的美學藝術創作。

高架的捷運文湖線在復興南路與和平東路口轉向往東,轉角處便是的北師美術館

臨街的牆面上掛著隱藏版的MoNTUE創作,這處由故宮前院長陳曼麗所策劃的館舍造型很有特色,從校外及校內看去都不同,既對城市開放、對流,也保持了與其他館舍間的整體性。

北側牆面上的「隔牆有耳」及「布魯克林牆」都很有趣。多功能的大廳地面有磁場般線條,如漣漪般擴散,具有引導動線的作用。穿過有許多展品的接待廳進入校園,沿著西側寬闊的巷弄往台灣大學走去。

站在辛亥路口等紅綠燈,就開始欣賞對街的社會科學院,大樓似是由許多小方格所組成,換一個角度看又自不同

走進館舍裡面,圖書館四面透明,室外有綠地大樹,這是名建築師伊東豊雄的設計,他的作品還有誠品文創大樓及台中歌劇院。

經過醉月湖畔,賴純純的創作「凝聚的力量」站在凝態科研中心裡

黎志文的石雕系列「奧林匹克」佈在體育館前,多開口多層次的雅博館天花板上掛著「教室裡的地球」。

新生南路側門的「轉向」有書與頭腦的表現,

天文數學館的「數碼與軌跡」吊掛在玄關

新月台裡織品「斷象」壁掛在咖啡座旁

農業陳列館旁的洞洞館展示品也是一種再創作,總之,多元的材質、造型帶來豐富的視覺、觸覺效果。校總區總共29件公共藝術,只能擇要走讀,因為校園太大了!

穿過新生南路,繼續前往台電大樓,人行道上的座椅是街道傢俱造景,具有解決問題及美化環境的功能,有空可以來坐坐。

溫州公園旁的加羅林魚木,盛花時節每每吸引賞花人駐足,大樹周邊做了整理,圍繞了一圈金屬椅子,這也是台電藝術行動的一部分。

辦公大樓前「河飄風」、「日光域」、「樹雨霧」、「鏡山水」一系列作品,除了藝術性還兼有節能的意涵,雖然就在路邊,也需要潛心近觀,史老師特別介紹了名叫「豪華朗機工」的設計團隊,室內大廳裡還有「城市光譜」、「太陽之詩」吸引人定睛觀察。

拜法規之賜,公共建築物都要編列公共藝術品的預算,成立小組,從甄選到執行,必須符合能見度及公共性的要求。

一路上,史老師不斷丟出觀察重點,教導大家用偵探的眼光去尋找作品,解讀設計的意義。閱讀了這麼多建築師、設計者、石雕家⋯⋯的作品,解說老師居功厥偉,一些眉眉角角全浮現出來,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得以淺嚐與藝術對話交流的趣味微寒的冬日午後,兩公里的走讀,不僅操練了身體,也讓美學滋養了心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