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擁抱世界,從自己開始做起
雲林縣樟湖國小陳清圳校長帶著孩子從學校走進自然、走進社區,以行動力及實踐力孩子探索多元發展。
口述 / 陳清圳 撰文 / 盤惟心
假如現在,我把你放到一個深山裡,提供山屋、飲水,你可以帶兩個星期份量的食物,你會想要做什麼?
面對這個世界,你該如何自處?
陳清圳校長最近考慮要將學校的孩子帶到深山兩個禮拜。進到深山之前,我們會想:如何生存下去?為什麼要進去深山?實際進入深山生活,我們會看到一些需求,比如:如何讓這兩個禮拜的食物分配平均,如何確保安全、保持身體的舒適及清潔,避免罹患疾病、生病時如何自處。過程中為了適應,勢必要做適度的調整,看到問題本身在哪裡。
「假設接下來把人數增加至五個人,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你會改變什麼?」全場沉默之後,陳校長繼續說道:「我們要勇於想事情,當你要做行動策略的時候,你不能沒有問題意識。如果你現在完全不思考的話,有一天當你進入變動的世界,你要怎麼辦?問自己適應了嗎?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你做到什麼?」
今年暑假,陳清圳帶學生去泰國,問學生去泰國想要做什麼。學生回答不少答案,比如想要幫助當地的咖啡農,而陳清圳反問他們是否掌握咖啡農的狀況;接著他們提出,當地的孩子學習程度低落,想要協助他們,陳清圳繼續追問:「那你準備好了嗎?你會講泰語或英文嗎?你真的有能力可以教當地孩子什麼嗎?」陳校長進一步問安靜的聽眾們為什麼要坐在這個地方,想獲取什麼。「你要重新調整你的習慣,開始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再慢慢建立你對生活的關心。以這個為開場,我希望大家能夠去思考:未來你面對你的孩子、面對你的家人,甚至面對這個世界,你該如何自處?」
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較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也希望別人認同自己的價值觀,卻限制他人說話的權利。以前老師上課就是「我講你聽」,如果學生意見太多影響課堂進度,老師便要求學生不要說話;不會的問題,考試前全部背起來就好。然而,如果課堂皆照老師的模式進行,孩子在老師的培育之下,有辦法適應這個世界嗎?「教學現場過程缺少思考與學習,老師變得威權,學生也因此失去學習動機。」
前幾天學校放秋假,陳清圳帶全校老師到去香港。他們發現,香港的教育文化培養出來的孩子競爭力高,但自殺率也特別高。在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裡,不只是要你接觸不同文化的人而已,而是理解文化的成因。每天面對不同訊息,我們需要邏輯判斷的能力,以判斷哪些資訊正確。當一個議題出現時,你是否能夠多面向考量,跳脫你的情緒及人際關係,回到議題去思考。
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必須跨出去與人合作,因此「溝通協作的能力」在社會化的過程更為必要。溝通,是把訊息放出去,接受回饋後再傳遞出去,彼此之間有共識的時候,才可稱之為溝通。協作的能力更重要,合作前必須先取得共識。「我每次帶孩子去爬百岳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講: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較遠。人在世界上並非單打獨鬥,人與人彼此要互相協助,爬山的目的不是為了登頂,爬山的目的是為了彼此之間相互補給。」
面對世界,擁抱世界的能力
全球議題解決力是台灣教育目前非常弱的一塊。陳清圳認為,當我們面對全球議題的時候,不能僅止於「知道」,而是進一步思考還有什麼策略可以做?
當初因為父親的期望,走上教育這條路,但反骨的陳清圳完全不走已經鋪好的道路,反而另闢新徑,參加環境運動、操作環境議題、帶孩子攀爬百岳。「當我第一次帶孩子單車遠征回來後,教育局官員非常緊張,在想這個校長怎麼可以做不一樣的事?」
行事風格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陳清圳校長曾帶孩子操作環境污染議題。金門的海灘上有不少從中國漂流過來的垃圾,他先詢問金門的孩子該怎麼辦,但孩子只是回答「撿起來就好」。然而淨灘過後,垃圾隔一個禮拜又漂來了。如果要解決根源的問題,必須要讓「製造的根源」知道他們的作為所帶來的影響。
從在地議題連結世界,可以發現類似的環境汙染議題曾在美國發生過:許多已開發國家會將國內的工業廢棄物運送至開發中國家,卻沒有考量汙染物對當地的影響。美國之前把汙染物輸送到中美洲某個國家,對當地產生很大的環境問題。當地的人們為了土地的永續發展,每人一人一封信寄給美國總統,以輿論逼迫美國正視議題。而金門的孩子在討論環境污染議題時提出,把海岸的垃圾撿起來,寄給中國的中央軍委,同時轉達當地的困擾與訴求。
「我們希望孩子有行動力的時候,先捫心自問自己的思維裡有沒有給予孩子能量去突破文化框架。當孩子不斷有問題意識,可以慢慢地從一個問題點思考,最後形成行動的力量。」
不要忽視孩子本身的行動力
台灣現在的教育問題是孩子學習動機不足,基本能力導向不夠,跟生活脫節。陳清圳校長曾在2015年做過調查:台北的孩子一個禮拜扣除下課時間,跟戶外接觸的時間只有30.5分鐘;而每週接觸3C科技的時間則為1244分鐘。如果孩子對真實生活情境無感,開始與生活脫節的時候,如何產生行動力?
當你開始做,世界便開始不一樣
「教育路上,我們遇到很多困境,但在困境裡面仍必須要保有願景。」陳清圳認為,孩子不能只躲在圍牆內學習,而是走出圍牆外面做出行動。以前學校的課程圖像總強調認知能力(學力),然而與學力密切相關的「非認知能力」卻經常被忽略。非認知能力教導孩子正向樂觀、保持高度興趣學習,面對挫折的情緒管理與毅力,以及處於任何環境的自我察覺能力。「這個能力必須在中小學時培養,最好是學齡以前就開始。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必須在無私、結合理念及在地精神的環境下培養。」
「台灣的教育不是只有學校圍牆內的教育,我一直希望孩子能夠參與社區的事物。」樟湖國小落實課程與社區、文化產業結合。陳清圳曾帶孩子在社區做主題探討,請孩子從學校走回家的路上,從周遭發現問題,進一步想行動策略。陳清圳帶著孩子劃出社區地圖,針對自己看到的問題點做五分鐘的報告。漸漸地,孩子看見社區的樣貌,再一次進入社區實施解決策略。
比如針對門可羅雀的雜貨店,孩子觀察連鎖便利商店的優勢,回過頭改善雜貨店的燈光及擺設,推出相關打折促銷活動,而雜貨店老闆採納意見後,客人確實比以往多出不少。做出改變後,甚至有其他店家主動請孩子幫忙改造。陳清圳說道:「這是小事情,但當你做了以後,整個社區就開始不一樣。」
培養孩子成為成熟的公民
「我們常說實踐才有行動,讓孩子透過參與進入世界,試著用問題解決模式,有計畫、有創作、有執行。」樟湖國小有一套專題探索課程與心智挑戰的課程,包括社會自主行動、社會互動及社會參與,希望孩子在畢業之前寫一份企劃書,實際進入社區接洽、蹲點,透過察覺問題、確認問題、探索行動,培養孩子具備問題解決模式及獨自面對社會變動的能力。
廣度學習、問題探究、行動策略
在陳清圳的教學設計架構裡,包括廣度學習、問題探究、行動策略。廣度學習是培養社區意識,深度探究培養是所謂的教學重點,最後培養出公民行動能力。從改善策略、收集資料、研究調查至做簡報、進入社區舉辦說明會,專題式的學習培養孩子環境意識及行動經驗。
「溪流主題課程」
如果要讓孩子了解這條溪,可以讓孩子實際訪談溪與人的相互關係,將生活模式情境化;接著用科學的方法去探索如檢測水質、調查溪流汙染成因,最後擬定行動策略。陳清圳認為,看到問題並不是只要告訴老師,而是去想有多少模式可以解決問題。「只要你願意讓孩子做思考,他們會自己看見問題,最後找最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最合適並非最簡便,有時會繞一大圈,但身為教育工作者,不要去扼殺孩子發問與行動,讓孩子遇到問題就會勇於舉手發言。陳校長藉由統計分析,證明溪流課程實施後,學生環境行動經驗有大幅的提升。他再次強調:「這就是我們為甚麼要讓孩子不斷嘗試行動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裡面,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會愈趨成熟。」
「咖啡主題課程」
如果要教孩子泡咖啡,你會怎麼教?他們邀請世界冠軍咖啡師教導,孩子也迅速地學會。然而,陳清圳課後問孩子為什麼要依循這樣的步驟沖泡咖啡,孩子卻回答不知道。
為什麼不仔細搞懂?於是陳清圳帶著孩子拿出燒杯做實驗。首先是測量溫度,咖啡剛開始沸騰冒泡的溫度是85℃,後來則維持92℃左右。溫度控制後則操控變因,實驗攪拌次數對口感的差異。品嘗比較後,攪拌七下最好喝。陳清圳說道:「如果不去做實驗,你怎麼知道他的本質是甚麼?大多數的人沖泡咖啡總依靠經驗,我們是操縱變因所調配而出。」
陳清圳還帶著孩子幫老農銷售滯銷的咖啡豆。原本咖啡農種植的咖啡豆一公斤50元,日曬豆一公斤則賣到600元。為了讓孩子能對老農經濟現況產生同理,陳清圳先請孩子計算自己每日伙食費,等他們對開銷費用有概念後,再衡量老農的收入及支出,才能體會老農的困難。於是同理且溫柔的孩子們想出策略:烘焙的咖啡豆一磅可以賣到1200元,因此可以改以高單價的加工咖啡販賣。除了學習烘焙咖啡豆,孩子也根據訪談所發現的產銷問題訂定行動策略,幫助咖啡小農設計貼紙、做品牌行銷;最後引介廠商,以較高價格收購小農咖啡,解決咖啡農的困境。
這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課程
「我們要培養孩子自己有問題意識,能夠探索生活的本質,最後在過程裡面達到我們要的願景。我們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找尋、在遊戲中找尋樂趣,分工執行,建立思考習慣的基礎。」
陳清圳回憶,在他們單車環島的最後一天,剛好遇到霸王級寒流,在七級風、四度低溫及斜風細雨的環境中前行。作為領頭的陳清圳因體力不支,騎車速度漸漸放慢,察覺狀況的孩子便主動幫忙領隊,令他感動。
「當我們培養孩子具成熟獨立的個體,願意替別人思考並付出行動,文化深度就出來了。我們不是要培養具有問題解決能力的孩子嗎?我們面對土地永遠要謙虛跟關懷,面對大眾則要不斷反省、自省,透過不斷參與不斷思考,在嘗試錯誤中能有愛與包容。因此,不要忽視孩子本身的行動力。」陳清圳校長至始至終堅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