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金車走讀 樂活99】2017。秋 基隆港都文化巡禮

基隆港都文化巡禮

撰文/ 走讀志工 洪維廷

12月9日,寒流來襲的午後,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參加了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基隆港都文化巡禮”導覽活動,下了火車,煥然一新的月台及車站大廳,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基隆的門面真的不一樣了,今天由馬玉明老師帶我們走訪基隆 - 這個因航運而興起,於1980年代曾經名列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的人文歷史景點。

距離火車站不遠的海港大樓,是我們的第一站,舊名合同廳舍的海港大樓,為一棟五層樓的白色混凝土建築,是早期基隆的重要地標,興建於日治時代晚期,基隆以其鄰近日本本土及位於縱貫鐵路起點的優勢,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港口,而這棟建築的興築,提供了港務公務機構聯合辦公的場所。

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基隆港務局及關稅局的辦公地點,老師帶著我們在各樓層穿梭參觀,並提到這棟建築當初的設計,很重視通風及防水,才能夠在多雨的基隆,歷經多年依然保持良好,也讓人讚嘆設計者鈴置良一的巧思。

離開合同廳舍後,跟著老師步向微笑港灣,記得以前基隆港邊的忠一路,一向給我擁擠雜亂的感覺,但在近幾年經過大力改造之下,港邊成為開闊的親水空間,把基隆港的東岸和西岸串連起來,讓遊客能漫步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木製步道上,且可以欣賞大船入港的景象,也讓我體會到基隆進步的一面。

過了馬路,就是基隆最熱鬧的市區,老師說早期在港灣邊應運而生的酒吧和委託行,都和這個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而今多已歇業或轉型,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對這個城市帶來的影響。

接著我們來到了鼎鼎大名,面對基隆港的護國城隍廟,它與慶安宮及奠濟宮被稱為基隆三大廟宇,護國城隍廟除了主祀城隍爺外,後殿還供奉城隍夫人及城隍太子,另外二樓也奉祀西秦王爺。

每年中秋節前後各一天,廟方分別會舉辦夜巡及日巡遶境,現在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活動。老師也提醒我們觀察,正殿樑上掛有一個巨型算盤,提醒人們為善積德的重要性,也反映早期廟宇教化人心的功能。

其次,老師帶我們走訪了慶安宮,它又稱為基隆媽,主祀天上聖母,是基隆地區重要的地方信仰,歷史已有兩百餘年,也曾入選基隆八景。

在這裡,我們受到廟方熱情的迎接,老師說基隆慶安宮所供奉的媽祖神像除了原來正殿的湄洲媽外,另外也陸續迎回泉州媽和漳州媽。

成了早期漳泉械鬥和解的象徵,一座寺廟中同時供奉三尊媽祖,著實非常特別。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這裡也熱鬧非凡。

穿過慶安宮旁的窄巷,我們來到了崁仔頂觀光漁市,這裡靜悄悄的,除了門上懸掛的魚店招牌之外,絲毫感覺不到漁市場的氣息。

原來,這裡最熱鬧的時段是午夜過後到清晨,屆時魚販們會從各地載來一藍藍新鮮剛上岸的漁獲,聚集於此,進行競價拍賣,聽老師這麼一講,改天好想來見識一下此地人聲鼎沸的盛景。

接著來到熱鬧的廟口夜市,以前來這裡品嚐小吃,總會經過夜市裡的奠濟宮,但卻沒深刻瞭解過它的歷史。

奠濟宮的現址,是板橋林家捐獻的土地,且由信眾集資興建,主祀開漳聖王,入口兩旁的石柱上刻有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雕工非常精細,也象徵了當地居民靠海維生,而廟口七層階梯,也凸顯其在居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最後,我們從夜市旁的樓梯拾階而上,沿途的山壁上出現多個早期因軍事需要建立的防空洞,不久來到了許梓桑古厝,很難想像在繁華的基隆夜市旁,能有一棟這麼清幽的古宅。

古厝的主人許梓桑,曾是基隆地區重要的文人及政治人物,但因後代子孫陸續搬遷,建築遭到廢棄,至今建築外牆爬滿樹根,多數只剩下斑駁牆面,然仍可遙想其當年的盛景,在這裡同時可以眺望基隆鬧區的景色。近年來經過口耳相傳,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而導覽活動也在這裡劃下完美的句點。

經由這次的導覽活動,讓我更了解基隆的歷史與文化精髓,同時也感受到了一個城市的變與不變,原來,基隆除了著名的小吃文化外,在大街小巷中,還有這麼多值得走訪的地方,趁著假日到基隆來趟輕旅行,再品嚐道地的地方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