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千人走讀:絕代風華大稻埕【港町】

  每逢新年總會想到迪化街走走、採買,其實現在的年貨隨處都買得到,到迪化街只是為了感受氣氛。不過,買年了貨、逛一下永樂布市、吃一碗旗魚米粉,好像也就結束了迪化街的人擠人行程。
  這次在姚其中老師的導引下,走了一趟港町行程,空氣中聞到的除了中藥、乾料的氣味外,也聞到咖啡香還有隨處可見年輕人的街頭表演,現在的迪化街有別於記憶中的年貨大街。

文/徐菁穗

中山北路上演著一段穿越劇

  中山北路有臺北市最古老的行道樹街道,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圓山蓋了神社,神社參拜的時候需要參道,由臺灣總督擔任主祭者,他的車隊會從現在的凱達格蘭大道,走中山南路、中山北路,直達現在臺灣神社(現在的圓山大飯店) 。所以日本統治50年,最漂亮的道路,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
  國民政府時期,因為蔣介石從總統府到士林官邸,上下班都行經中山北路,所以沿途有便衣、憲兵在周邊警戒,是全臺灣治安最好的地方。

  時代變遷、神社沒了,韓戰後簽訂中美協防條約,美軍顧問團駐紮在現在的中山足球場,大批美軍進入,雙城街酒吧林立,除了世俗消費文化,1957年也興建了聖多福教堂,當時美軍顧問團的阿兵哥、眷屬們,住在天母、以及陽明山山仔后眷舍,到中山北路做禮拜、彌撒。爾後美軍顧問團走了,又來了菲律賓的外籍移工,週日早上做完彌撒,順便在超市購物,道地菲律賓的餐廳、小吃都在中山北路的巷弄都吃的到。

前世今生尋找證據──建築是關鍵

  狹義的大稻埕指的是臺北橋到北門、大稻埕碼頭到中山北路之間。
  淡水捷運線過去是火車線,往西大稻埕、往東是日本人的居住區,像是楚河漢界一樣,過了鐵道就到了異國,是日本人與臺灣人的楚河漢界。

  姚其中老師說,好東西在小巷子裡,大稻埕的中西合璧的街屋,就是商行的財務報表,這棟老房子的屋頂是希臘的三角形山牆,女兒牆很矮小,貼面磚、洗石子,是1930年流行的款式,還有勳章式的裝飾,洋樓形式同時看到中國的八卦鏡,是對著柱沖來鎮煞避邪的壓勝物。

大稻埕猶如鹿港的九曲巷

  大稻埕碼頭周邊的街屋裡面巷弄,彎彎曲曲的,像是鹿港的九曲巷。越往北邊因為興建的時間早,所以時間紅磚的建築多,越往南裝飾性越強。還學到了一名詞「殖民地樣式」,基本的三條件是:紅磚、拱圈、走廊,湖口、三峽老街也看得到。

  大稻埕的位置因為靠近碼頭,可以聚集臺北盆地的稻米,水運到這裡之後加工,或直接運到中國福建、廣東甚至浙江,1920年代碾米廠是大稻埕最賺錢的行業,店家除了賺工錢外還充當地下錢莊,青黃不接的時候做期貨買賣,農民用土地抵押,碾米廠收利息,提供周轉資金。像是店號「連瑞利」代表的是店老闆姓連,自我祝福祥瑞利加上有盈餘利潤。

臺灣保存最古老的手工打石業──張協成石廠

  雖然只有半坎店面,店雖小,但是在港町的發展歷程中,卻留下了深刻「里程碑」。1904年、日本時代明治37年興建的「張協成石廠」,格局、構造設計不同於迪化街建築,是磚造結構、洗石子外觀,屋簷下方是以浮雕裝飾,因為產權的關係,只留下半間店面。

  因為第一代老闆張火廣是著名惠安石匠,曾經參與鼓浪嶼的建築工程,因為臺灣的大木匠邀請下,率領親友徒弟來臺承包石雕工程,像是八里天后宮、板橋觀音廟都是出自他的手,像是八里天后宮就留下張火廣與廣東石匠辛阿救拼對場的紀錄。

柯家行醫超過了一甲子

  路過永樂國小走在涼州街、延平北路的紅綠燈口,一抬頭便看見1927年興建的仁安醫院矗立在眼前。在91年前,洗石子牆面、白瓦磚很時髦的洋樓,建築的頂端有華麗繁複的仿巴洛克式建築,勳章飾的山牆。仁安醫院的創立人柯謙諒,設立西式醫學中心,在當時大臺北是少數臺灣人所開設的醫療診所。 

  柯謙諒父親柯郎,在現在的延平北路三段一帶開墾水田、種植茉莉花,柯家與馬偕博士有姻親的關係,柯家很早就信仰基督教、柯謙諒生了六個兒子,有四個當醫師,柯家三代在仁安醫院行醫超過了一甲子。

大稻埕發展從水和廟埕開始

  臺北文明跟所有古老文明都一樣,是大河文明,有很多河流、口岸,每個口岸都會有座媽祖廟。早期是水域時代,方便卸貨的地方就有守護神,慈聖宮恭奉媽祖,是航海的守護神。

  像是慈聖宮裡的兩根龍柱,是清朝同治五年時就建造,而且捐獻的生意人包括了洋行都有,也看到怡德洋行等郊商的捐獻落款,外國人入境隨俗參與廟宇的興建相當少見。

石獅子也是同治五年,以神明的位置分左右,男左女右外,公母的分別看的是母獅子有帶著小獅子,還有當時男生才有發言權,所以張開嘴巴的是公獅子。 抬頭看到匾額上頭寫著出自《孟子‧盡心篇》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同治丁卯,小細節記錄著歷史的軌跡。

水岸第一排、港町最奢華──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

  大稻埕馬頭旁有一條五百公尺長的街道--貴德街,這裡有一棟華麗的三層樓中西折衷式的建築「錦記茶行」是1923年建造完成。這條街道原來已經有百年歷史,從劉銘傳時代就有,曾經是洋行、洋樓、領事館的集中地,像是現在的天母一樣,日本時代的港町,整條街都是花香四溢,茶行林立。

  而「錦記茶行」正是茶商鉅子陳天來故居,仿歐式的風格中,同時留有中式傳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竟然是這棟洋樓的後面的西寧北路,過去竟然是一條運河,現在填起來了。錦記茶行出口的茶業佔了臺灣茶葉輸出量的十分之一,而且陳天來當時擔任茶商公會會長,還與辜顯榮成立臺北商業會。還興辦了幼稚園、投資劇場臺北永樂座,辦過臺灣博覽會,還興建第一劇場經營電影、歌劇以及現代化劇。

  不過,就算曾經叱岔風雲,陳天來身後因為所有權人沒有共識,昔日得河岸豪宅卻逐漸敗壞,大門深鎖,屋頂漏水、屋瓦風化、外牆因為漏水造成窗邊裝飾掉落,成為貴德街上的沒落貴族,令人唏噓。

霞海城隍廟──千里一線牽

  霞海城隍廟在1859年清朝咸豐九年興建完成後就沒有太大改變,是一座正殿前方附加一座拜殿的「兩殿式」格局,左側再延伸一小間配殿及一條護室。

  廟宇規模並不大,神像、祀具、匾聯等信仰文物豐富,神像在最初建廟時供奉主神霞海城隍與其配祀神,及義勇公等單純的神像,到近三十年增加了許多各類同祀神,正殿主神龕供奉霞海城隍鎮殿金身及其分身。神像數量一度增加到六百多尊,現在則縮減供奉兩百多尊,密度相當高。

  月下老人相當靈驗,月老牽紅線以「效率」、「快速」著稱,據說求來的姻緣幾乎都會是正緣,廟方估計一年最少就簽成了七千多對的新人。還有民間相信城隍夫人會請城隍老爺代為管教信眾的丈夫,所以清代以來就有女信眾前求城隍夫人的弓鞋作為御夫的信物,「御夫鞋」或「幸福鞋」現在還求的到。廟方在中藥商的贊助下將紅棗及枸杞煮成圓滿茶,離開霞海城隍廟前喝一杯熱騰騰的茶,也為下午的走讀行程畫下圓滿句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