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千人走讀:絕代風華大稻埕【圓山町】
圓山町在日據時期被規畫為日人生活區,該町於日治時期為第一座都會公園-圓山公園所在,其範圍約今中山區的中山北路三段,酒泉街一帶。
撰文/詹春英
白牡丹一曲揭序幕
由陳朝德老師帶領,未走到環生方舟,老師唱起白牡丹閩南歌,說起此歌是陳達儒作曲,它的涵意是怨恨單守花園一枝春。陳達儒十九歲寫出青春嶺、白牡丹等經典歌曲。老師帶出閩南俚語,既傳神又有意義。
全球首創──遠東環生方舟
圓山公園的遠東環生方舟是全球第一棟由寶特瓶PET所搭建的綠建築,由遠東集團提供的建築,花博期間有無數的遊客進入參觀,是熱門的展區。
臺北第一座動物園─圓山
進入舊兒童樂園之前,陳老師又說了一則閩南俚語,很貼切很有意義,他唱一段望春風,讓走讀活動輕鬆多元。大門有御路,老師說那是馬車走的,主人坐馬車當交通工具。門前方有戲臺,這個涼亭就是看戲的地方。大門左邊有母獅,右邊是公獅;老師說圓山飯店蓋時,大門左邊是母獅,象徵宋美齡多才多藝,風靡國內外,受世人尊崇、右邊是公獅代表的是蔣介石。
清末圓山八景──太古巢舊址
我拍了太古巢舊址的碑林,回家細細看,是說:太古巢是陳維英頤神養性的住所。陳維英對臺灣最大貢獻是在教育方面,曾任教於明志書院,也創辦了噶瑪蘭仰山書院,擔任過艋舺學海書院院長。他自小博學經史,清咸豐九年考上鄉試;之後不擔任內閣中書,歸隱圓山;晚年住圓山仔劍潭畔,叫太古巢。
臺北的第一座──中山橋
民前六年,日本人在劍潭山建築臺灣神社、開山架橋,為了順暢交通,把太古巢夷為引道;舊址在舊圓山動物園正門右邊,據基隆河岸五十公尺處。(出處:臺北文獻會72.4)。走上階梯看到中山橋,陳老師說那是臺北的第一座大橋,中山北路是婚紗店的始祖。在此眺望圓山飯店,它是多麼有中國涵義的建築,它是五十年代風華的代表。
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臺北故事館
我們跟著老師走到臺北故事館,他說1895年日本人到臺灣來,1900年臺北人最先看到電影是在總統府後方的長沙街(登遠書院淡水館最先放電影,1900年是臺北人最先看到電影的時刻)。臺北故事館是陳朝俊先生的圓山別墅。老師說:你們看楊桃樹都表現在外,那叫都鐸式的建築,當時是最好的形式。
吳朝德老師又唱又說又導,精彩萬分;活潑有趣的導賞,讓學員專注而認真的參與活動,的確是個令人陶醉、收穫豐盈的圓山町走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