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千人走讀:絕代風華大稻埕【蓬萊町】

  蓬萊町路線由臺北市立文獻館解說老師何良正導覽。從集合地點大同大學踏上綠蔭遍佈的中山北路,老師說,中山北路是臺北的第一條國際大道,它不但曾經歷「美軍俱樂部」的時代,當時舶來品跟著美軍進來,中山北路有許多「委託行」,其中「金萬萬」百貨,以前就是賣舶來品的;再加上受到日本的影響,在中山北路及林森北路間形成特別的情色文化,有不少酒吧、居酒屋,不但有濃濃的異國情調,也可以感受到與臺灣歷史緊密結合的氣氛。

撰文/楊朵

說故事的人──何良正老師

  精通多國語言的何良正老師也從語言學的角度告訴我們,「舶來品」及「委託行」都是日本話來的,另外,「便所」也是日本話,顯見日本對臺灣的影響非常大。何老師是一位很會說故事的人,他慢慢翻開城市裡的篇章,不但細細解說臺北的歷史文化,更帶領我們觀察美麗的建築與樑柱上的雕刻藝術。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從中山北路的晴光市場、雙連教會,認識臺北市的條通文化,走到永靜廟、蔣渭水紀念公園,了解靜修女中、新芳春茶行及波麗露西餐廳的前世今生。


 

永靜廟──中西合壁建築美學

  從中山北路右轉到錦西街,在熱鬧的城市中發現一座寧靜的「永靜廟」,何老師從門口的「抱鼓石」開始說起,廟雖然不大,但中西合壁的建築,不但有八角窗,還有古色古香的石獅,奉祀儒、釋、道等諸位神佛,不但符合臺灣民間宗教信仰的多元性,也很有特色。


 

錦西街上的一堂歷史課

  沿途經過錦西街上的蔣渭水紀念公園,何良正不但告訴我們蔣渭水是臺灣日治時期的醫師,更是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一生事蹟多發生在大稻埕地區,如創設大安醫院、創立文化協會及成立民報總批發處等,讓我們彷彿上了一堂歷史課。

  除了這些歷史資料外,出身醫師世家的何老師還透露,當時能考上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大醫學院前身)的人,都是秀才中的秀才,他的父親及杜聰明都是其中之一,而蔣渭水小時候因家境太差,當過乩童。接著,又讓我們猜,要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要具備什麼學歷?大家紛紛猜了好久,都猜不到,原來只要小學畢業就可以考,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還沒有中學,有的人年齡很大才讀小學,十分有趣。


 

靜修女中──女子教育史意義

  從錦西街轉到寧夏路,則有具百年歷史的靜修女中。何老師說,靜修女中創校於1916年,是天主教在臺灣創立的第一所學校,當時女子在臺灣受教育的情形還不普及,因此,特別提倡女子教育及及族群教育平等,是第一所日本人與臺灣人都能共學的學校,在教育史上具有指標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喚醒臺灣人文化與民族自覺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當年(1921)就是在靜修女中禮堂舉行創立大會,在臺灣歷史上具有特別意義。


 

臺灣第一間西餐廳──波麗露

  最後,我們走到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西餐廳──波麗露西餐廳。何老師說,當時臺灣受到西方思潮影響,逐漸開始洋化,從日本西餐廳習藝回臺的廖水來,開設了波麗露西餐廳,不只開先鋒獨創中西混合的美味,更演繹了三0年代大稻埕的豪華風情,當時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在這裡聚集,相親約會也會選擇在這間西餐廳,因為波麗路就是高檔的象徵。至於為什麼取名波麗路呢?

  何良正說,波麗路《Bolero》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在1928年完成的知名圓舞曲,創辦人廖水來喜歡藝術及音樂,西餐廳以此命名,同時以擁有臺灣第一流的音樂設備、播放古典音樂為廣告,吸引不少文人雅士、政商名流前往,到波麗路「聽音樂、論時事」是當時臺北人流行時尚的指標之一。至今還在營業的波麗路餐廳,是臺灣新文化運動狂飆時期文學少年聚會的地方,不少文人雅士前來用餐,一面清談,一同聆聽音樂,不少創作靈感也在此產生。


  
大稻埕的輝煌歲月

  在何老師的仔細解說下,我們在涼爽的春天邊走邊讀,體驗大稻埕的歷史文化,了解過去的輝煌歲月,理解當時的流行時尚、建築風格,以及城市演變的過程,才發現,在古老的大稻埕,隱藏著這麼多美好的細節與故事,使我對臺北的城市美學有更深入認識,對教科書上的歷史人物,也有不一樣發現。此外,我真心覺得,春天真是讀(走讀)書的好天氣,而大稻埕就像一座琳琅滿目的戶外博物館,值得用腳踏實地的方式慢慢體會,希望金車能多辦這類充滿文化的活動。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