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秋 基隆港都文化巡禮
基隆中元習俗巡禮
撰文/余亞蘭
基隆是個多雨卻不多情的城市,來去匆匆的不是歸人,反倒都成了雞籠山腳下掠過的一片雲彩。位於台灣最北端的基隆市,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地理環境,讓基隆成為與山海共存共榮的港都城市,今天我們在綿綿細雨中跟著馬玉明老師的腳步,一同揭開基隆城的神秘面紗。
一走到壽山路,遠遠便可看見牌樓上刻著「中正公園」幾個氣勢磅礡的大字,漆紅的神社鳥居悄悄將場景拉回到二十世紀初,中正公園最早由投身教育的石板莊作開發,是繼高砂公園後,老一輩基隆人心中的新公園,曾是日治時期的基隆神社,鳥居下一望無盡的階梯是舊有神社的表參道起點,在這七十幾階上踏出的每個步伐都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與沉澱。
表參道盡頭是亡命將士的歸所-忠烈祠,它橫跨兩代歷史,經歷無數風霜雪雨,從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接收,再從軍國象徵變成宣示黨國的產物,牌樓兩旁神情威武嚴肅的狛犬、胡適先生親手摘種的波羅蜜樹,似乎都見證了歷史軌跡的遷移。在新舊之間,因著不同祭祀對象與儀式,紀錄了不同時代的政治變遷,也深鏤著臺灣島嶼近代的歷史命運。
「建設讓城市變大,文化讓城市變偉大。」基隆中元祭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在二○○九年被列為第一號無形文化資產。在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的人民多講求地緣關係,移居基隆的漳州人與泉州人也不例外,後因土地、水源問題時而爆發大規模械鬥,為了避免械鬥再度發生,地方仕紳開始提出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的口號,並決議由各姓宗親會輪值主普,希望藉由血緣關係化解地域隔閡,這才有了今日主普壇與中元祭祀的年度盛會。
主普壇一樓的祭祀文物館,是雞籠中元祭的縮影,從開龕門、迎斗燈、放水燈到普度與關龕門,都能在這走上一遭,而館內仿寺廟紅牆黃瓦的空間陳設、空氣中飄散的淡淡檀香味,再加上馬玉明老師道地的台語解說,就這樣串起了生活與文化的連結。利用紙糊工藝搭建的宮殿廟宇,沒有放過任何細節,將廟宇的碧麗堂皇完整呈現,在農曆七月十四放水燈那日,漂得越遠、燒得越烈,則能普出個功德圓滿,讓來年運勢蒸蒸日上。
中元祭融合了儒、釋、道三教信仰,而延續至今成為民俗慶典,一切乃因前人相信「骨有所歸乃不為厲」,為了讓孤魂野鬼能有歸處而不擾亂人間秩序,農曆七月十五,在三連桌上大張旗鼓的擺放各式佳餚,有葷桌、素桌、西洋桌,最後再來道空心菜湯,希望這些接受款待的好兄弟們能夠骨上有知,好聚好散,此外,中元祭也安撫了人們對於鬼神的敬畏之心。
經過一場民俗文化洗禮後,我們再度邁開步伐,這次要尋找的是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世界,沿著狹窄的山坡小徑愈往前走,心中的雀躍就愈無法抑制,究竟是什麼在等著我們這些大人呢?原來是宮崎駿經典動畫中的森林守護者「大龍貓」啊!隱藏在涼亭後的龍貓,撐著小傘,兩眼直愣愣地望著眼前的基隆港,那可愛模樣無論大人小孩都為之瘋狂,若不是聽見時間的催促,真想留下來陪著龍貓等待屬於我的貓巴士呢!
與龍貓依依不捨的離別後,順著一旁的階梯而上,我們來到位於中正公園最上層的大佛禪寺,高達二十二點五公尺的觀音像,獨自佔有一隅天地,受盡世人的仰望與膜拜,額上那一抹硃砂是黑夜中最閃耀的慈光,靜靜守護著酣睡中的基隆市民。順著觀音像的視線向前望去,依山而建的房屋聚落、傍海而駐的郵輪貨櫃全都一覽無遺,碼頭西岸虎仔山上幾個斗大的KEELUNG字樣毫無預警地撞進心底,那瞬間我們似乎能夠明白什麼是基隆的美,在老鷹盤旋的午後,我們努力將所有美景收進眼底。
伴著銅鐘悠揚深遠的聲音,就這樣迎來了基隆走讀的尾聲,基隆市史蹟館原為市長官邸,紫薇山莊的美名,讓人不禁臆測起裡面住的是何方神聖。現在,這裡展示著基隆的風華足跡,迴轉曲折的長廊裡,牆面上鑲嵌的一幅幅老舊照片,彼此輝映出基隆的時代樣貌,為這趟基隆行畫下完美句點。
若說大海包容了文化,中正公園千變萬化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則模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線,交錯的橫縱座標,從日昇到月落,都由不同的人們接續說著屬於基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