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秋 五分埔幸福駅散策

五分埔幸福駅散策

撰文/走讀志工/周華

關於五分埔,你的印象是甚麼呢?造訪過著名的成衣批售商圈嗎?在永春站集合點旁,在地的陳老師藉著地圖把五分埔的範圍及來由說個明白。早年這裡是平埔族的活動範圍,後來何、周、沈、杜、李5姓遷入,故名五分埔。

依據1887年地圖,五分埔是從松山站到九五峰的狹長區域屬松山13街庄之一。1939年市街劃分,目前屬於信義區。俗諺:「五分埔土黏,五分埔查某不廉。」指女性在農閒時出外打工。出發時先打預防針,沿路經過許多好吃好玩的地方,注意不要脱隊,此行大大考驗大家的意志力。


虎林街是最早的路,臨瑠公圳支圳,沿路市集頗具規模,也存在許久了。轉入榕蔭幽暗的巷弄(松山路336巷),是民國56年起造的警察宿舍,對照附近的其他宿舍已按都更方式起造大樓中。松山工農對面的富台新城,1985年由新村改建,這是富國島軍民撤退5聚點之一。


松山路上永春市場四層樓建築,一樓設攤商,四樓圖書館,二樓的拍賣市集頗有特色,老師留了10分鐘讓大家去逛逛,的確是人聲鼎沸,五花八門的貨色好有吸引力。

繼續走到巷弄市集,一攤哈爾濱大餅的香味又干擾了意志力。這一帶都是改建的大樓,台北機廠自北門東遷,1937年蓋東宿舍區的128戶日式宿舍,目前已完全不留痕跡。永吉路就是機廠與宿舍間的聯絡道路,後來延長成現狀。


松山、永吉路口行人陸橋已拆除,永春眼鏡行及彭英芳米行兩家老店隔街相對,前者於民國47年成立(從前是柑仔店),後者目前第五代經營。海華社區在松山療養院遷走後興建,附近以前還設有種豬實驗場,俗諺:「五分埔要吃痟,肖病院兼豬哥寮」便是指這個。細觀沿路建物建材可找到不少趣味,例如馬賽克、國民磚、花窗、七碼的電話。

當年建宿舍是為了安置員工 或軍民,當城市面貌快速變動,「如同黑板上的字跡輕易地被抹去。」都更的過程中發生許多故事。來到五分埔福德宮,廟側的安敦祠標註了道光丁未年字樣(1847年),算來已有171年了。

早年成衣集散重心在萬華大理街,後來擴展到五分埔,這裡是老榮民自建住宅6基地之一,成衣業者租屋製衣,從零頭布開始創業,逐漸擴大為加工區,60年代鼎盛時期女工月薪三萬,而老師才3千,但隨著教育程度提昇,人力難覓,加上台幣升值,轉型經營韓系衣物。

民國89年商圈開幕,最多曾有1200家,民國92年網拍越加興旺,房租上昇,這裡盛況不再,現今只有900家左右。我們從松山路149巷進入,穿梭在有遮罩的商圈大小巷內,不虞風雨或迷路,仍是個不錯的選擇。


松山進安宮隨來自彰化芳苑的成衣業者在民國49年設立 ,70年改建,是一個信仰隨人流轉的例子。進安宮源自雲林馬鳴山,供奉五年千歲12尊王爺,兩週前(11/18)辦理遶境,藉著牆上貼的陣頭表可以一窺盛況。廟內24節氣彩繪圖相當罕見。我們在此合影留念。


五分埔公園的形狀彎曲,因爲旁邊曾有河流,經過幾度淹水、整治後加蓋,成為眼前彎曲的公路,例如松隆路及中坡北路。跨越馬路踏入松山站,1887年劉銘傳建台北基隆段鐵路,錫口是途中4站之一,1920年改稱松山站。

歷經行政區重劃、鐵路地下化等幾度變化,成為今日面貌。「松山站不在松山區?」原來也有其演變,目前這裡是南港、松山、信義三區的分界點,站裡的幸福驛站中介紹了松山站名的由來。我們在這裡送出了今日大獎《台北慢行》一書,準時地在此地解散,或繼續向老師請益,或回頭再尋美食,並期待下次再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