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春 內湖山水走讀趣
內湖山水走讀趣
撰文/ 走讀志工 鄭如珍
3月9日天空飄著小雨,雨勢忽大忽小,仍澆不熄學員參與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內湖山水走讀趣”活動。蔡伯淵老師首先解釋內湖的名稱由來,是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人閩南語稱山坳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意。在約3小時的走讀活動中,蔡老師帶領我們認識內湖的在地美景(碧湖及其周遭生態)與在地文化,包含廟宇及內湖紅樓。
走在內湖的老街(內湖路二段與內湖路三段交接處稱為梘頭),聽著老師的解說,讓時空回到過去。此處有一座引水分流的閘道,將灌溉水引導流入內湖大陂(現在的碧湖公園),灌溉附近的農地,讓居民得以靠農業為生。
繼續沿著內湖路二段,來到日據時期的庄役場(目前的內湖公民會館),是地方的行政機構。1999年8月29日經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是臺灣日治時期少數留存至今的庄役場建築物。老師要我們仔細觀看此棟建築,是使用洗石子的建材,使其建築具有防水的功能。再看看牆上的牛眼窗,被設計放置山牆頂端,做為裝飾單調的牆面,其圓形的窗戶形狀,像牛眼所以稱為牛眼窗。而開在屋頂為保房屋的通風性的窗子,因為英文屋頂(roof)的發音與上海話的老虎相近,所以稱為老虎窗。讓大家聽了不禁莞爾一笑,也對西洋建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老師接著提供一個祕密景點,由現今內湖公民會館旁的小巷進入,看到1939年建立的”統制倉庫”,主要功能為儲存二次大戰所需用品,最特別的是倉庫的建築沒有任何樑柱,全由日據時的三角架拱起,木頭建築沒有一絲的鋼構。
沿著內湖路179巷,我們爬上小山頭,經過環湖步道來到碧湖。因為天雨路滑,老師一路細心提醒學員慢慢走上山頭。60公尺高的小山,雖然路途不遠,但潮濕階梯,還是讓大家步步為營,終於大家平安的通過小小的山頭來到碧湖。雨中的碧湖,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景色特別優美。
老師接著介紹起湖邊的白鷺,教大家如何分辨大、中、小白鷺的區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蒼鷺(來自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的濕地水鳥),頭頸灰白,看似白髮蒼蒼的老頭,又常是單一身影,好似人類的孤單老人。湖邊的花草也是老師介紹的重點,由荷蘭引進的緬梔花(又稱雞蛋花樹),澳洲的白千層都是為了因應二次大戰所需,具有殺菌功能的植物。朱槿(扶桑花)更是喚起四、五年級生的兒時記憶,吸其花蜜汁,剝掉花瓣拿出「小粒子」,黏在自己或別人的鼻子上,紅紅的花瓣搓成紅色放於指甲上,都是童年時的樂趣。
在走讀的路途中,因為當地居民,早期由大陸跨海來台,為保佑在台灣的生活順遂,興建福德正宮,例如大埤岸福德正宮,供俸開漳聖王(其為人格神陳元光)、玄天上帝、中壇三太子及梘頭福德祠。內湖的元宵節”夜弄土地公”更是當地特色活動。
此外,內湖的另一個必到景點,內湖紅樓(郭子儀紀念堂),其建築完全按照中國古人最喜歡的坐北朝南,1999年6月29日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亦是世界郭氏宗親總會所在地,主要祭祀郭子儀。最特殊的是其外觀建築,融合中國風味的紅磚與歐式巴洛克風格,陽台為太師椅的形狀、女牆短柱為扶手、尖形山頭為椅背,依山穩坐眺望,符合中國風水之配置。內部空間規劃屬台灣傳統”一正兩廂”。該建築也反映出台灣日治時期,受西方建築技術與風格的影響,以及當時地方紳士的家居品味。
今天的走讀,除了認識內湖的由來、在地宗教信仰與節慶活動,更見識到碧湖的美與其周遭的生態,及特色的建築,遠遠超出我原先的預期。今天來不及參與此活動的朋友,別忘了抽空規劃來一趟內湖之旅,不僅增加知識,也有助於心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