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千人走讀:百年歷史臺北府城【東】景福門
臺北城135歲了!對於臺北,你知道多少?
撰文/周華
「臺北市立大學」與「臺北教育大學」相互交織的歷史
從分組點介紹開場後,林志雯老師話說從頭。1895年日本人來臺,設立了總督府國語學校,分為語學部(土語及國語)、師範部及附屬學校。建校之初招不到學生,校方因此接受李春生建議在士林芝山岩學堂設附屬學校,可惜在「六氏事件」中,學校因老師慘遭殺害而關閉。1918年師範部改稱臺北師範學校;1927年增設芳蘭校區,成為師資培養基地;光復後習稱為女師及北師;今日分別稱為臺北市立大學(合併體育學院)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從1896年建校,是臺灣第一個教育學校,著名的校友有陳澄波、楊三郎及蔡培火。1945年校舍毀於大轟炸後,由建築師修澤蘭負責重建設計。
逐一解開建築的祕密──臺北市立大學、外交部
第一個停駐點便是雙年碑,碑上兩個重疊的數字三十與六分別有其意義,繼續看到一個刻有篆體「建國作人」的石碑,原址的校長銅像在戰情需要下拆除了。老師解說校舍的特色,中正堂採用幾何圖形,簡單質樸,白色漏空圍牆藏有玄機,學員果然找到類似「女」字的線條,非常符合當時身為女子師範專校的身份。
經過外交部,這是建築師王大閎的作品,屋頂斗拱元素,窗戶細長如畫軸,外牆以白色細小馬賽克拼磚構成。
對望數十年,相看兩不厭──中正紀念堂、國家圖書館
1980年完工的中正紀念堂園區,紀念堂目前是最年輕的古蹟,造型仿天壇及八角樓,基座、主體加屋頂,高70公尺,階梯89級,由楊卓成設計。當年的山砲部隊及步兵連隊營地,光復後仍由軍方使用,預計要建貿易中心,但1975年蔣總統辭世(89歲)改變了一切。30公尺高的牌樓號稱第一,原來題字大中至正,後改自由廣場,因常有民主運動在此舉行,最有名的就是30年前的野百合運動。
對面的國家圖書館原稱中央圖書館,另兩處國家級圖書館分別是臺灣圖書館(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及公共資訊圖書館(位於臺中市)。
話說臺北城門古今
前往東門,老師繼續分享臺北城的故事,1875年清朝設臺北府,1879年設了考棚,陸續又建了府衙及文武廟(後來被日人拆除,辜家出資重建孔廟)。當中法戰爭延燒基隆時,民間踴躍捐輸建城,1882年先建城門,1884年城牆完工,全長4.6公里。五門分別是(北)承恩、(東)景福、(西)寶成、(南)麗正及(小南)重熙,其中東、北門都設有甕城。西門拆除後,保存之議促使其他城門免於拆除。1966年文化復興運動將城門上部改建,僅北門倖免。
東門對面的長榮海事博物館,最早是日本赤十字會,由皇后主其事,後來國民黨部進駐,1995年拆除重建後以26億元售予張榮發基金會。
醫學教育發展重鎮──醫學人文博物館
跨過仁愛路來到醫學人文博物館,這棟建築物由近藤十郎設計,目前是市定古蹟。站在路邊欣賞其外觀,曼撒德式屋頂(曼撒德是法國人,二次斜的設計可以擴大空間)已非原貌,我們站在門前階梯上留下合影。後方大講堂壁上懸著院徽,分別代表楓葉、Medicine、蛇、鐘鐸之意。館內展覽繁多,娓娓訴說臺灣醫療教育之路,心血斑斑,這也是校友芻議集資重修作博物館的初心。
三位日治時期校長──山口秀高、高木友枝、堀內次雄,在醫生培育方面致力甚深,1897年成立土人醫師講習所,1899年成立總督府醫學校,1918年稱臺北醫學專門學校,1936年成立帝國大學(1928年成立)醫學部。起初招生門檻低,後來愈趨嚴格,栽培出許多人才──杜聰明、蔣渭水、賴和(新文學之父)、魏火曜等,對之後世代都產生影響力。
不只能看醫生,還能看建築──臺大醫院舊館
行經楓香樹,轉入常德街,我們來到臺大醫院舊館。1895年6月17日日人始政,因為軍隊被疾病打敗,所以6月20日就開辦大日本臺灣病院(於今貴德街)。1897年遷至臺大醫院舊館現址,改稱臺北醫院。然而建物不敵白蟻危害,因此著手規劃第二代建築,並於1920年代陸續完成。
因為假日不開門診,我們享受了難得的安靜空間。在門前花架下看建物,立面為兼取新古典主義與辰野式,兩側對稱,中間有山牆,兩側牛眼窗有車輪圍飾。一二層樓柱式分別為多立克及愛奧尼克式,一樓的洗腳池說明了當時的衛生狀況。進入大廳,上方挑高的屋頂跨距大,選用的木材來自日本。醫院取丰字型,中間有庭院相隔,以拱廊連結。中央走道緩平相間,便利病床通過。地板下襯有煤渣,為防震之效。登上二樓前段,寬敞陽臺映入眼簾,旁有螺旋梯,可登上用以檢視夾層。老師笑說:「雖然逛醫院不太好,但這裡確實很有看頭。」
一同留下閱讀的足跡
受限於時間將屆,我們準時在二樓結束行程,感謝老師詳細的年代說明,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氛圍。從臺灣教育與醫療發展的起點走過來,願大家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珍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