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秋 大稻埕女子物語
大稻埕女子物語
撰文/走讀志工 王月華
連日秋雨終於放晴,11月23日的午後,金車走讀學員跟著有八年豐富文史導覽經驗的洪幸如老師,到大稻埕追憶往昔的婦女風華。
水運陸運便捷 獨領風騷的大稻埕
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對街的中興醫院舊址是清台北火車站票房,建於1886年。有了鐵路連接水路運轉物資於全台,讓大稻埕成為商貿繁榮人文薈萃之地。文獻會特於該址鄭州路旁立碑,牆上掛有大型藝術拼畫,以見證當時的繁華。
私人婦產科的先驅及產婆講習所
高敬遠醫師於1920年在六館街開設了台灣第一家私人婦產科醫院──"高產婦人科醫院"(1926年搬到塔城街與南京西路交叉口)。1929年籌設看護婦產婆講習會,培育了數百位產婆,分布台灣各地,除了提供婦女就學就業的機會外,也有效降低產婦與嬰兒的死亡率。
來自松山的王林參跟林張月裡兩位女士,受訓期滿後就回鄉開設”松山產房”,曾有過單月產下96位嬰兒的記錄。同時期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由日本學成歸國,1926年在台中設立清信婦產科醫院,隔年成立產婆講習所,造福社會大眾。
創設國際書局掩護抗日行動的奇女子
位於南京西路,延平北路口的永達牙醫診所前身,就是謝雪紅女士於1928年創設"國際書局"從事地下抗日活動之處。謝女士自小父母雙亡,賣身為媳為妾,後赴日、陸及莫斯科學習,1928年組創台灣共產黨,1947年赴港,1970年病逝北京。謝女士一生顛沛流離,是個爭議性很高的女性,但她不受困於命運,努力爭取自由,是台灣第一位女性革命家。
重情重義重粉味 愛鄉愛土愛查某
繁榮的大稻埕街上常年飄散中藥,建材,茶葉,南北貨及脂粉等五味,而脂粉飄香的酒家,恰是繁華盛世中政商名流雲集之處。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四大旗亭~江山樓、東薈芳、春風得意樓及蓬萊閣,皆聘有藝旦吟詩唱曲,是當時的政商名流設宴聚會的熱門場所。蔣渭水先生之側室~陳甜(精文)女士才貌雙全,原即是東薈芳的藝旦。
知名的"黑美人酒家"原名"萬里紅食堂",後改由英文的ALL BEAUTY直譯為名。酒家所在的建築在1920年左右落成,一樓原為知名糕餅舖"寶香齋",後轉為販售百貨的"德記商店","麗霞商行"及"新銀座百貨服飾"等店。
二樓原為太平齒科醫院,1930年代由楊承基(畫家楊三郎兄長)頂下,開設台灣人的第一家"維特咖啡館"。咖啡館原提供洋式餐飲,後轉為有"女給"服務的酒館。
戰後的黑美人酒家原在二樓設有7間包廂,後於三樓加蓋30間的鐵皮包廂,全盛期擁有百餘位酒小姐,政商名流趨之若鶩,也帶動附近的珠寶服飾百貨產業。時代更迭商業重心東移,酒家於1990年代熄燈,走入歷史。
目前該棟百年建物一樓設有"萬里紅公共食堂"及"黑美人小茶棧"對外營業,二樓則還未對外開放。今日金車得業主首肯,讓學員們能入內一窺究竟,我們懷著雀躍的心情拾階上了二樓。
玻璃門內是空盪的洋式大廳,四散著早期的電影看板,入門處的西洋壁畫柱子與金色鏤花旋轉紅毯樓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道通往三樓的新潮樓梯,完全是舊時貌,整修時僅僅更換紅地毯,可見當時裝潢的華麗與氣派。三樓現已拆除鐵皮包廂,回復成萬里紅食堂時期的屋頂花園樣貌。
弱女子引發的警民衝突
離黑美人酒家不遠,由著名的電影辯士詹天馬所創的"天馬茶房",是當時知識份子集會的重要場所,也是引發二二八警民衝突的地方。當時販菸維生的寡婦林江邁於該處門口遭專賣局緝私員強扣香菸並以槍托擊傷,後因政府包庇鎮壓,引發全台百姓積怨,導致後續228事件的爆發。1998年文獻會在事發地點設有"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紀念碑",以銅刻碑文方式,詳述當年緝煙事件之始末。
首位女外科醫師 政壇的奇葩
戰後與寶慶路遠東,中華路第一百貨齊名的大千百貨公司,設立於1970年,就位在離黑美人酒家不遠的延平北路上。宏偉氣派的水泥建築樓高3層、面寬5間,屋頂綴有華麗勳章圖樣的尖山型山牆,"大千百貨"四字招牌還清晰可見。當時街上舶來精品,布料、金飾、糕餅店早已林立,大千百貨加入後更是採購婚嫁禮品的首選地區,可惜只有20年的榮景就走入歷史。
大千百貨所在地前身即是康樂醫院,由臺灣第一位外科女醫師謝娥於1945年所設,是當時政商名流匯聚處。謝娥曾陸續擔任參議員,國大代表及立法委員等職,是戰後臺灣政壇的傳奇人物。
渭水春風 真情不悔
大千百貨旁的義美延平門市就是蔣渭水先生在1916年開設"大安醫院"之所在,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後,也以此為主要據點。醫院旁則是"台灣民報"總批發處,臨近的星聚點旗艦店舊址則是先生曾經營了3年的"春風得意樓"。
此後先生散盡家產投入社會運動,幾度入獄,40歲就因傷寒而英年早逝,為國為民終生不悔。先生娶有兩位妻子,賢淑勤快的元配石有,在老家幫他持家育子孝養父母;聰慧美麗的側室陳甜伴他從事社會運動,照顧其生活起居,兩位都是令人敬佩的女性。
茶葉飄香 女力崛起
藉水運陸運之便,1869年英商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加工外銷後,即進入了大稻埕的茶葉盛世。茶葉從產地殺菁後便運至大稻埕,由於品質參差不齊,細心的女性揀茶工就此興起,這也是台灣女性的第一份職業。興盛時期大稻埕約有二百五十家茶行,所需的揀茶女人數曾高達兩萬人。
位於朝陽茶葉公園旁的有記茶行創立於1890年,早期精製外銷台茶,1997年起逐步轉型為文化產業,是當地僅餘的十多家茶廠中,仍完整保留早期製茶設備的茶廠。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並沒有去著名的霞海城隍廟,但行進間老師特別介紹了廟裡的首位女性住持~陳文文女士。由兄長手上接下職務的她,有著入世服務的靈巧心思,迪化街逍遙遊及年貨大街,都是由她首創。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民生西路上的波麗路餐廳。老闆廖水來曾在維特咖啡館學習,1934年創設台北市第一家西餐廳,也是當時最熱門的相親地點。老師說相親時若女方不中意男方,就會挑選便宜的餐點,表明不願再繼續交往的心思。由此可見當時的婦女對婚姻已有自主權,可自由選擇所愛。
我們依著老師所印的一張1935年繪製的台北市街圖走動,看著老師費心整理的一頁頁舊時圖片,細聽當時的人事物,恍若走入時光隧道。而一趟大稲埕尋奇,不只重溫當年街區的絕代風華,也讓我們認識了幾位早期的傑出女性,不論是出身名門或是貧家弱女,只要有目標肯努力,都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為後人所景仰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