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秋 新店碧潭水圳行

新店碧潭水圳行

撰文/ 走讀志工 謝常玲

波光粼粼 用水愛著台北 永遠的碧潭  

就在金車走讀《新店碧潭水圳行》的週六下午,天氣很好,此時若有阿伯、阿嬸躺在竹椅上安靜地瞇著眼,小狗小貓2、3隻橫躺在門口庭前曬著肚皮,也不會有違和感。就是這樣有點拿鐵風的陽光,包圍著好秋的溫度,徐徐微風中,一群熱愛走讀的金車老朋友、新朋友,遇見了今天的走讀老師—何文賢。

在新店捷運站出口處,何老師帶大家轉身面對北新路一段與光明街。如果用電影後製技術,那麼,同樣的一群人,此時眼前的畫面出現的是將近100年前的新店車站(1921)。從前,新店和美山的煤礦挖出來後,就要送到「新店車站」(現光明街45號處),沿著鐵路(北新路),送到艋舺去。北新路是火車走的,人搭公車走的是光明街。「新店車站」在戰後廢除,車站附近變成公務聚集地,人車來往頻繁,成為交通要道。畫面再翻轉回此刻眼前的新店捷運站,同樣是毫無違和感的熱鬧街景。

跟著何文賢老師,在瑠公圳水利會不遠處的一道小路,有了難得一見的都市溪流步道。靜謐的小路,是一道橋,順著小梯7、8階走下去,木板棧道一橫一橫,大葉子、小葉子在木棧道旁的陽光下自在舒張,順著風,一會兒動、一會兒不動,流水清澈地一波波往下滑去,像是一條透色的紗,令人想親近撫摸。

何老師是愛新店的,他愛這處瑠公圳道源頭,閉眼也能說出,當初周縣長如何撥預算、由李水利大師協助治理這條源頭,到了朱縣長(後稱新北市長)卻停止該計畫…,心中之遺憾,我們聽得出來。老師對這整治計畫如數家珍,夢想是親自帶大家順著瑠公圳走到大坪林去。

「人為了生存,什麼都做得出來。」何文賢老師讓大家想像,在那樣物資貧乏的年代,何以能造出這龐然民生大作?為了導瑠公圳的水去灌溉台北的稻田,以前在堤沿是用竹蛇籠把新店溪墊高,再讓水順勢流下。也由於這竹蛇籠攔壩提高水位,成就了碧潭的一方美景。

瑠公圳90%在從新店到景美的3、4公里之間。說起碧潭的風光史,碧潭在1927年曾入選過日治時期的「台灣八景」選拔。所以說,碧潭可說是當年的台灣八景囉?喔,”秋逗媽爹酷達塞”(日語: 且慢之意),當年用明信片投票的結果,湧入3億多票,「盛況空前,舉世無雙」,這鬧劇般的選拔,最後是以「台灣八景12勝」滿足了台灣各地名勝選美。碧潭是12勝的佳麗之一。

說起碧潭,一定想起這座吊橋。什麼橋? 別再叫她吊橋了!

她有一個很美的名字:「碧橋」。碧橋是昭和12年竣工,西元1937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把所有的日治年份改為民國制,卻在橋上用「民國24年」蓋過昭和12年的竣工紀念刻字。文史工作魂的何老師痛心地說,就算要改也要用心一點,正確應該是「民國26年」,要改還改錯….此時有夥伴附和,不然就用西元1937年也好,何老師卻語重心長地說「是昭和就用昭和,不用改啊!」何老師以文史工作者的角度,教育我們,文史就是文史,無需修飾、美化。

不來這一趟真不知道,碧橋這麼特別。碧橋可說是第一座由台灣人設計、建造的吊橋,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保留鎢鋼球的吊橋。什麼是鎢鋼球? 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101的阻尼器。圓形鎢鋼球上有碗狀鋼蓋,吊橋晃動時,碗狀鋼蓋會隨晃動而旋轉,自由調整方向及力量,柔性地形成一個穩固特殊構造,使橋「有點像柳樹隨風擺動」,風來晃動,風止柳葉回到原位。碧潭吊橋設計及施工者陳海沙先生(1895-1978)是台北市人,畢業於日本時代的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學校機械科,用現在的話說,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

經過百年老店「金成蘭餅店」,聽老闆解說製餅歷史與寓意之後,一行人來到了「耶穌聖堂」。何老師說,1874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來新店傳教,落腳的第一代教堂,是借人家民宅,後來1883年興建土角厝—視為第二代教堂,卻在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被燒毀

馬偕向中國求償,劉銘傳應允,1885年就在新店溪旁蓋了座哥德式大教堂(現場老師拿起手中檔案夾裡的老照片,定睛一看,真美!),這算第三代教堂;可惜1924年(大正13年)卻遭大水沖毀,於是退到現址附近,蓋了第四代教堂,跟眼前現在這一座第五代的教堂外貌相去不遠。

碧潭好山好水如仙境,耶穌來,菩薩也在。最後老師帶大家到視野廣闊、眾人讚嘆的大廟「開天宮」。「開天宮」是瑠公圳之父「郭錫瑠」在新店溪青潭附近辛苦開鑿水圳以利灌溉時,經常與當地泰雅人發生爭鬥,遂有工程人員劉瑞璨於岩壁鑿洞建盤古帝王祠,供民眾與工程人員膜拜求平安。

民國58年重建完成,香火鼎盛。瑠公圳引水石硿位於開天宮下方,主要係人工在山壁上開鑿打穿的隧道,不論在水利開發、農業產業等均佔有重要的地位。

何文賢老師特別央請廟祝開放一小段「石硿」供我們參觀,體會先人戮力打造水利工程造福百姓 (這縣級古蹟的大坪林「石硿」現已不對外開放)。

從開天宮望向新店溪,何老師很快地帶大家辨識新店五潭:碧潭、青潭、直潭、灣潭、塗潭。山清水闊在眼前,金車走讀進入尾聲。大夥兒在這裡搶答何老師出題:「大坪林石硿水源何處來?」、「青潭最早灌溉哪個水圳?」…。最後的大獎(金車走讀老朋友都知道—好書一本),要回答「馬偕耶穌聖堂五代史?」--- 你也說的出來了嗎?

台北人,勿忘碧潭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