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秋 加蚋仔聚落遊記

加蚋仔聚落遊記

撰文 / 走讀志工 林靜婷

風和日麗的午後,金車文教基金會秋季走讀來到了台北捷運龍山寺站2號出口集合。一提到龍山寺,就想到萬華,其實萬華分為北中南三區,北萬華指的是西門町一帶,中萬華為龍山寺周邊(舊時艋舺所在地),南萬華俗稱加蚋仔。

「加蚋仔」是從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語gara音譯而來,意思是「沼澤」,此區原為凱達格蘭族雷里社生活的範圍,清康熙年間,閩南人至此開墾,逐漸形成六個小聚落,稱「六庄頭」,清光緒年間,改為淡水縣擺接堡「加蚋仔庄」。今天我們跟隨王聰仁老師,從萬華火車站一路往南走到已劃為中正區的南機場國宅,王聰仁老師從小在萬華長大,在地人介紹在地事一定最道地!

龍山商場與捷運站共構,出捷運站往萬華車站之間的大街小巷全都是服飾店,「艋舺服飾商圈」是全台知名的的成衣批發大本營,艋舺開發很早,再加上萬華火車站交通方便,早期曾有高達千家的各式服飾店面,從設計、打版、生產、行銷一貫作業,品質和價格都十分具有競爭力,因時代變遷,現在僅存百家店,服飾種類偏向成熟的女裝,少數是童裝及制服訂製,和松山五分埔走年輕女性風格有明顯的不同。

康定路上的「金義合行」是萬華難得保存完整的街屋。1887年(光緒13年)陳兩成在艋舺設玻璃廠,以坩堝窯爐配合手工吹壓生產玻璃器皿,開始了台灣玻璃工業。「金義合行」三層洋樓是日治大正年間巴洛克式建築,山牆為圓形山頭,上面飾以假柱,柱上立有小石獅,邊柱用花草泥塑裝飾,並以圓球收頭;三樓設有露台,柱上有一對聯:「極目堪千里,當頭更一盈」,對聯兩旁可見精緻的勳章泥塑;二樓以花草泥塑裝飾牆面,柱上有一對聯:「穎川風高墨聚德,鶴浦日暖錦添花」,兩側立面各開窗三小間,牆面飾以花草圖案的馬約利卡磁磚。從玻璃到陶瓷到塑膠,「金義合行」見證了艋舺工業的興衰,而這棟樓仔厝依然屹立不搖,仍是企業辦公室所在地。

2001年6月30日陪伴萬華走過一世紀的鐵路從地面移入地下化,道路變得寬闊平整,取名『艋舺大道』,汕頭街從此消失在地圖上,昔日鐵道旁的工廠倉庫孤零零的慢慢荒廢了。汕頭街是台北早期輕工業重鎮,知名的有台北玻璃廠、美華肥皂廠、中央印製廠……黑色火車載來堆積成山的玻璃原料及肥皂原料,鐵路沿線工廠林立,職業介紹所因應而生,吸引中南部民眾北上就業。

曾是台鐵新店線(又名萬新鐵路)端點站的萬華車站重建後分為東、西兩棟站房(號稱萬華雙子星),分別位於康定路兩側,售票處、候車大廳、旅客進站入口與台北凱達大飯店位於西站房,東站房設有旅客出站出口、行李房、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與格萊天漾大飯店。走上連接兩棟大樓的天橋追憶舊時萬華車站繁華光景,遠眺萬華林宅頂樓公媽廳,感嘆星巴克融合老屋古味的招牌。

 市定古蹟「萬華林宅」位於西園路,是日治時期當地望族林氏的宅第,林氏曾擔任保正。林宅建於1932年(昭和7年),依當時都市計畫道路而建,三邊臨馬路,平面呈不規則狀,採用鋼筋混擬土三層樓構造,入口設騎樓,左右對稱窗,屋頂設平台,是一座結合中西特色的巨宅。

林宅斜對面的「和平青草園」位於艋舺大道與西園路十字路口,大樹下的草地廣場上立委選舉候選人正在聚眾舉辦政見說明會,園裡建築物是舊時仁濟療養院的第一病房。

台北仁濟院之源起可追溯清治時期的窮民救助機構,板橋林家林維源於1866年(同治5年)分別設立了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1899年(明治32年)台灣總督府將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等合併為台北仁濟院,院址在育嬰堂原址(今仁濟醫院,廣州街243號),1922年(大正11年)設立仁濟療養院於萬華堀江町(今西園路)作為精神病療養院,並設置醫療所與監督室,為台灣專業精神病患監護機構之始。1985年在新莊增設分院作為精神科專科醫院,位於西園路的仁濟療養院1999年開始拆遷,2004年完全裁撤,僅留存第一病房於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在文化資產登錄的過程中,曾遭附近居民反對,可見在更早的年代精神病療養院要與鄰里共存所承受的壓力之大,值得一提的是因應精神病院特殊的照護需求,男性技佐人員成了精神病院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在和平青草園旁的「陳姓古厝」,我們穿過清代巷弄,繞行一周來到陳姓古厝前庭,門楣上題的是『星聚穎川』,入口採凹壽設計,面開七開間,斗砌紅磚牆,正脊鏤空花磚,石窗上方泥塑書畫,因是私人土地不能進入,只能在外圍觀看,聽說已經通過都更計畫,即將拆除新建高樓。

「和記服裝行」賣的是老人及孩童的睡衣,工廠結合店面現場製作方式自產自銷。

「天主教聖女小德蘭朝聖地」為比利時巴昌明神父於1958年所創立,早年巴昌明神父在大陸坐牢時曾遭受迫害,於是許諾最後如果能活過這場浩劫,就要蓋一間這樣的聖堂,如今這所聖堂在社區中有了影響力,成了照顧關懷與教育啟發的重要據點。

穿過萬大路就進入了日治時期「堀江町」中心,堀江町原是清朝的「下崁庄」,範圍約為今艋舺大道到西藏路之間,舊時曾有一條天然水道(今西藏路),當地人暱稱無尾港或黑龍江,是「艋舺」與「加蚋仔」之間的有形邊界。

我們路過破舊帆布寫著肥皂肥皂絲的「美華肥皂廠」,路過以黑瓦及木造雨淋板覆蓋兩層樓房的「森安藥行」,路過由全聯福利中心承租經營的「雙園市場」,路過走讀學員們紛紛搶購的無名冰糖工廠,走進到處都是宮廟的巷弄,來到了市定古蹟「洪氏祖厝」。

清道光年間以唭哩岸石、紅磚構成的傳統閩南建築,擁有燕尾、花窗、宅院的規模,附近曾經阡陌縱橫,院內還保有一口古水井,當天我們巧遇一位老先生,原來他就是網路上有名的點心攤車老闆,每日早上備料,午後二時左右從住處洪厝推至雙園市場,以端午、中秋為界,夏賣粉條刀削冰,冬賣炸物四樣,因年歲已高目前在家休養。

隔壁的頂碩里辦公處原是「顏氏大厝」,因後代族人紛紛外遷發展,遂將閒置已久的空間交由頂碩里作為里辦公室使用,目前建築設計為綠建築型態,內部則保留局部古厝型式。

我們路過只剩石碑的「汕頭街派出所成立紀念碑」,路過只剩招牌的「双園浴場」,來到了「台北堂摩那卡本舖」。

「台北堂摩那卡本舖」第一代老闆李德眉原在廣州街源田株式會社學做專供天皇貴族和總督府高官的『最中餅』,後來日本師傅將店鋪轉讓給李家。

第二代老闆李克忠花了當時可買兩棟房的100 萬元,向日本訂製自動旋轉製餅機,研發梅花和蘭花造型餅殼,目前已傳到第三代了,顧客依然絡繹不絕。

位於和平西路二段與莒光路口的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卻場」,是1932年(昭和7年)至1933年(昭和8年)興建的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目前僅存的一處,採用岩本嘉平創立的岩本工業株式會社所發明的「岩本式燒卻爐」,總共有四爐,以耐火磚砌成拱形,後方連結共同煙道與煙囪,爐前設有鋼筋混凝土造垃圾傾倒台,連接斜坡車道,垃圾可直接載運至上方傾倒口,目前被圍籬包圍閒置中。

最後我們來到了今天走讀的終點站「南機場國民住宅」,又稱南機場公寓,看見國宅斑駁的建築及燈光陰暗的角落,很難想像它曾是台北最先進的住宅區。

1964年11月第一批國宅落成啟用,共有十一棟五層樓1264戶,每戶都有沖水馬桶,社區還有獨立水庫、汙水處理場與地下電纜,1965年成立忠勤里,設立忠義國小、零售市場(忠義國小一樓)與地下社區避難室,當時以最新建築工法建造,特殊的飛天旋轉梯設計,具有逃生、通風、進出容易與採光佳等優點,樓梯中間設有垃圾投放口,可從各樓投下垃圾直達一樓,利於清潔人員整理,目前垃圾投放口已經封閉不使用了。

南機場國宅許多設計都是台北市的首創,公認的模範公寓,但隨著時間久遠,現在已成為台北市最弱勢的社區之一,反倒是「南機場夜市」越來越活絡,一直是老饕們流連忘返的最愛。所幸忠勤里有一位好里長,方荷生里長深耕社區21年,提供獨居及弱勢長者送餐、取餐與共餐服務,開設弱勢兒少課輔班,「南機場樂活園區」讓我們看到老社區永續的希望。

 今天走讀應該算是初探「加蚋仔」,加蚋仔因為開發早,理應繁榮,但事實上是械鬥不斷,1853年(咸豐3年)同安人和艋舺街的頂郊人進行械鬥郊拚,1859年(咸豐9年)艋舺街的頂郊人和板橋林家的械鬥戰場又在此地,使得加蚋仔一度成為廢墟一片。

雖是如此,留下的住民仍默默的發展在地農產,話說加蚋仔有三寶:茉莉、麻竹筍、豆芽菜,六庄頭之一『後庄仔』因土地透水適合種茉莉花,日治時期曾是一片花海,因此稱為「東園」。

『堀仔頭』則是種麻竹筍,後來因為有活水湧泉,水質優良,加上果菜市場興建,因此發展出豆芽菜產業,不但湧泉水拿來種豆芽菜,也拿來洗豆芽菜,至今還有許多豆芽菜工廠。『下庄仔』是種香花,發展綠茶香片的產業,後來因為河堤興建於外所以就廢庄了。我想再往南走一定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認識探索的寶地,期待下一場「用雙腳走讀在地,用雙眼紀錄生活」。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