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9。秋 大溪小鎮舊時光

漫步大溪,遇見老城風華

撰文 / 走讀志工  王月華

提到大溪,你會想到什麼?

安厝蔣公的慈湖山水?

角板山公園的梅花?

石門水庫的紅楓?

大溪的豆干?

石門的活魚三吃?

這些景點跟美食總是會即時由腦袋中彈出,不需思索。

但,你知道大溪小鎮上就有三條熱鬧的老街嗎?

你可知漫步在老街上,一抬頭就可看到精緻的百年街屋立面嗎?

你曉得聞名全台的板橋林家,是在大溪起家再搬遷過去的嗎?

迷宮巷裡的小鳳飛飛,是在何處夜夜登台娛樂鄉親呢?

別急~別急~就讓我們跟著范煥彩老師的腳步一一來探訪。

大溪鎮開發的起始

乾隆年間(1736年)漳州人由淡水沿著大漢(大嵙崁)溪逆流而上,在大溪闢地開墾。1803年林本源家族因漳泉械鬥避禍於此,入住後引進茶葉開發樟腦,置產經營米鹽河運生意,自此帶起地方繁榮。1865年「李金興」商號的李騰芳考中舉人,1886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此設立「大嵙崁撫墾局」。1892年起商船由淡水經大稻埕直抵大溪,是茶葉,樟腦,木材的集散地。1920年改名「大溪」沿用至今。

老街上爭奇鬥艷的的街屋立面

大溪鎮共有新南(中山路),中央(中央路)及和平(和平路)三條老街,呈ㄇ字型圍著"通議第城"遺址。中央及和平老街是主要的商業區,新南街則屬高級住宅區。日治初期開始執行市區整治,拓寬馬路並規範商店街的門面。

自此,臨街的商家立面,出現仿巴洛克式山牆,再加入閩式日式吉祥圖樣,匠師們莫不竭盡心思力求突出。老師說,大溪街屋多為一層樓,因為商家藉「水運」而致富,怕住「樓房」(台語「樓仔厝」)財富會「流」走。仔細觀察,還真是如此,走讀間僅見一商號(益利商行)是二層的樓房,因係經營民生用品,與水運無關,所以沒此忌諱。

由客運總站左轉中央路,對街就是李騰芳舉人家族經營的「金興商號」,三開間的百年山牆上,有著巴洛克式的華麗勳章。

由中央路轉進「新南老街」,有著紅磚洗石子紅白相間橫帶拱型迴廊的「蘭室」,及風格類似的「永春」「先記」立面吸引大家駐足欣賞。山牆上綴著剪黏式鮮豔貼花,也佈著飛鷹,孔雀,鰲魚,麒麟,祥獅等等祈求多子多孫福祿安泰的吉祥飾物。

再緊臨的兩間「龍塘世第」及「烏衣舊族」應該出自同一匠師。龍塘為漢李廣故鄉,搬遷大溪的後人立牌以示;後者為東晉高門士族(住烏衣巷)後裔所建。

搭著鷹架整修中的歷史建築-「建成商行」是老街中最華麗的一棟,圓頂式屋頂,格局雄偉氣派,是日治時樟腦與礦業巨富「簡阿牛」的辦公總部。長袖善舞的他頗受日方器重,建物中間立面上的菊花家徽由日總督府賜予,是簡家晉升日本貴族名流的象徵。

大溪鎮東西南北中都安置了土地公廟,以庇佑地方安寧,而土地公廟附近幾乎都有水井。新南街尾的新南古井,即遙望鎮南宮。中央老街上的老街屋較為古樸,走過「赤龍 」「 翠鳳 」「朝記」「蔡」家等百年老屋,直到「通議第城遺址」。避災大溪的林本源家族於1843年起造兩側有城牆防禦,佔地約4公頃的宏偉宅第「通議第」(林家在清朝有通議的官銜),1919年林家將此宅地全數捐出搬到板橋,今日的運動場及大溪國小全在舊居內。城堡歷經戰火於1945年拆除,今日僅餘運動場旁的一小段城牆,及看台(舊城門)上豎立的一塊「林本源發祥之地」巨石,讓我們緬懷舊時風釆。

和平老街中商號林立,商店立面保存良好,山牆的變化更為多元華麗。「永發號」牌樓頂端的孔雀開屏(天下太平),瓶插牡丹(平安富貴),最特別的是那隻跳不走的三腳「蟾蜍」(台語「求錢」)。

此外,「松茂茶棧」山牆上的「魚躍龍門」,葫蘆(福祿),瓶裝菊花(居家平安),盆裝珊瑚(財富滿盆)等等裝飾,經老師解說個個趣味橫生。然後,猜謎時間到了。

一商號有著巴洛克華麗元素的招牌「Kenko」又是什麼意思?老師由發音猜測,應該是屋主期許「健康」,「堅固」及「金庫」(台語)之意,真是太有意思了。

無牆博物館-木博館群

登龍路尾的普濟路上,座落2015年開館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目前開放參觀的有「壹號館」(推廣生態),「武德殿」(特展館),「四連棟」(生活與歷史主題館),「藝師館」(木藝發展),「工藝交流館」(工藝應用體驗)及「李騰芳古宅」等六棟,都可免費參觀。明年「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整修完畢,也會納入範圍。

1935年落成的「武德殿」是日本警察修練柔道劍道的處所,也是全省僅存的12個中保存最完整的一處,1950~1999年間曾是憲兵隊宿舍。

「四連棟」早期是警察宿舍,一排四戶相連,修繕後以「大溪人,生活與歷史」為主題展館。館藏豐富多元,除了有精緻的文物模型展示,也有活潑的影音介紹與互動遊戲,敘說大溪鎮的變遷與人文歷史,並期望藉由社區營造構建未來。此外,大溪因鄰近復興鄉木材取得容易,加以林家等商號蓋建豪宅,從唐山禮聘的匠師,在此落腳收徒,除了木製家具,各式佛俱神像皆享譽海內外。這些木藝的發展史在館內也都有詳細介紹。

迷宮巷內的另一種鄉愁

和平路北側的草店尾街與後尾街是往昔外來勞工的住處。這些隱藏在和平老街背後的巷弄,曲折交錯,外來客入內宛若走迷宮,因此稱之。巷弄人煙稀少,與老街的人潮成強烈的對比,但即便清冷,家戶蒔花弄草,倒也清幽潔淨,身為大溪生態達人的范老師,帶領我們一一跟這些花草打招呼。

巷裡有一大面TR紅磚牆,這可是早年品質最好的磚頭,現已不多見。此外,還有穿瓦衫的土牆,有的瓦上還有石灰(包覆的鐵)丁,頗為古樸奇特。

主祀土地公的鎮平宮下方的「洗衣坑」,有著天然的湧泉,水溫維持在15-18°C,是居民主要的洗滌場所,也是製作豆腐的理想水源。

舊時大溪居民家用水以井水為主,迷宮巷內就有8口百年的共用水井。較聰明的居民會在水井邊的牆內埋設水管,將井水舀入壁上水箱,經水管直達家中使用。而水井有圓有方,其上放置厚石板,臨近鳳飛飛舊宅(草店尾街19號)的方口井上石板,就是小鸞幼時練唱的舞台(鳳飛飛本名林秋鸞)。

早年漢人開發大溪砍伐林木,與原住民時有爭鬥,1893年邵友濂接任臺灣第二任巡撫,特頒「俎豆同榮」匾額,希望弭平族群間的紛爭,大家和平共處,同享殊榮。這木匾現就掛在「忠魂堂」的門楣上。

離忠魂堂不遠處,就是1916年設立的「普濟堂」,主祀關聖帝君。每年6月24日帝君生日,就是大溪最熱鬧的聖誕慶典繞境儀式。今日的走讀活動就在香火鼎盛的普濟堂進入尾聲,學員們專注認真,隨手筆記不斷,問答間老師順利送出獎品,結束今日精采的大溪走讀。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