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20大松山千人走讀:漫步松山,尋找老街新靈魂
漫步松山,尋找老街新靈魂
撰文/楊希文
「松山古早是叫錫口。草店尾一個鯉魚頭。
下街尾有豬灶。尚介老烈是媽祖宮口。
五分埔一條港仔溝。中埤有虎豹獅象的山頭。
三張犁打槍埔乒乓哮。中崙的飛龍機場口。
洲仔尾有渡船頭。基隆河摸蛤仔。
扒龍船真熱鬧。美麗松山是錫口。松山是叫錫囗。」
鄭萬欉老師的這首「錫口之歌 」,是松山區幅員變遷與歷史風華的最佳描繪。
千人走讀活動,帶領民眾重溫松山區和信義區舊時歲月,透過在地講師的專業導覽解說,顛覆大眾過往既定印象,用全新視野深入認識臺北市的文化資產、街區巷弄及城市聚落。
十月十七日,參加金車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松山「大松山千人走讀」活動,雖然天空飄著細雨,但雨勢不大,只有些許涼意,心想,參加的人會不會臨時不來呢?到了集合地點,放眼望去,才發現在下雨天竟然還有這麼多民眾願意走出戶外,因著求知慾的驅使、踏上這段知性之旅,著實令人欣喜驚嘆。
我參加的是路線二「漫步松山,尋找老街新靈魂」,當天下著細雨,但參加的民眾熱情不減,八條路線都是額滿的報名狀態,上千位民眾中,還有東南亞移工、癌症病友和視障朋友等一起走出戶外,共同走讀松山在地歷史街區、認識信義日治時期煤礦坑。
從松山工農的後門走出去,一頁頁歷史故事也隨著展開,我們在黃金種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洪幸如的帶領下,尋找往昔的史蹟,傾聽那些快要被遺忘的故事,探尋那些隱身在城市裡的秘密基地。
才知道在高樓大廈林立的「松山」,過去的名稱叫「錫口」。洪幸如說,錫口為松山舊名,源自平埔族語,原意為「河流彎曲處」。早在清朝嘉慶年間,錫口市街作為艋舺到噶瑪蘭轉運要道,商旅來往頻頻、酒樓食肆林立,因繁榮而有「小蘇州」之稱。錫口因運河發達崛起,因鐵路興起漸衰,自此沉寂一時。
後來,日本人認為松山的景色與日本故鄉松山相似,故將錫口改名為「松山」,並沿用至今。錫口所指範疇為現今台北市松山區慈祐里,八德路四段尾至松山國小沿線一帶,基隆河以東,市民大道以北的範圍。
十七世紀,台北的商業運輸以河運為主,當時的港口包括艋舺(萬華)、噶瑪蘭(宜蘭)、雞籠(基隆)之間的往返,以錫口為必經之地,錫口因而漸漸崛起。
由於我們這組有不少視障朋友,洪幸如老師除了用說的,用看的,更帶領我們運用五感體驗,以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方式親身感受在地人文,邊走邊讀紀錄在地生活,用心感受人與土地的溫度。
到了虎林街市場,首先映入眼前的各式各樣的水果攤,接著進入海鮮區及熟食區,各種味道撲鼻而來,視障朋友也發揮特有的優勢,以嗅覺、味覺感受各式各樣美食的魅力。
洪老師介紹說:東加炸雞很有名,價格也不貴;姊妹雙胞胎及甜甜圈是素食的,很好吃;還有好吃的包子、米粉湯、芋頭餅及老兵牛肉麵等,大家可以買來嚐嚐。
進入香火興旺的五分埔福德宮,映入眼簾的是飄著裊裊輕煙的香爐,以及端坐神案上慈眉善目的福德正神。五分埔福德宮建於清道光 27 年,迄今已 170 多年,不但是在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造就了五分埔成衣商圈的繁榮經濟,至今仍是臺灣成衣批發的最大集散地。
洪老師帶我們往一旁的廊道深處走去,刻有中國故事題材的石雕牆莊嚴豎立,廊道盡頭處,供奉的是有百年歷史的安敦祠石碑,福德宮的鎮宮之寶。原來五分埔福德宮,最初是清朝先民開墾時建造的小祠,供奉木牌神位,人稱安敦祠。一百多年來,蕞爾小廟走過清朝、日治、民國等政權更迭,期間又經歷洪水侵擾、戰爭荒廢,直到1963年,安敦祠才遷到現址,改稱福德宮。真正走一遭才發現,一間小廟竟是處處有驚奇。
接著我們走到松山市場。松山市場是台北市市定古蹟,也是目前松山區深具歷史及人文脈絡的古建築,洪幸如帶領我們在巷內仔細觀看,讓大家摸摸看新舊建築材質的異同,用觸覺探索歲月的痕跡。
洪幸如指出,1920年在台北開業的第一位婦產科醫師高敬遠,培育了幾百位產婆學生,分散在台灣各地執業,大大降低產婦及胎兒的死亡率。來自松山的王林參跟林張月,拿到助產士證書後,於1951年在松山後火車站合夥經營「松山產房」(現址為松包子)。當時正值戰後嬰兒潮,加上大量外移人口湧進,松山產房民國44~45年間曾有單月產下96位嬰兒的記錄。
洪老師接著說,相傳錫口為一鯉魚吉穴,慈福宮是鯉魚嘴,穴頭福地是慈祐宮,饒河街上的福德宮是魚身,鯉魚尾在霞海城隍廟對面的聚福廟。
臺北市松山慈祐宮雖然看起來很新,其實創建於清乾隆 18 年 ( 西元 1753 年 ),距今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原名為「錫口媽祖宮」,又稱「松山媽祖廟」,後來歷經多次改建,直到西元 1920年,因錫口改名為「松山」,才正式更名為「松山慈祐宮」。
我們這組原本規畫是在饒河街夜市解散,讓大家就地享受美食,但因視障朋友走得較慢,加上雨勢變大,因此,臨時變更行程,在松山捷運站解散,不過,洪幸如老師仍然把握最後機會,讓大家透過捷運站的公共藝術,認識在地文化。
其中榮獲文化部公共藝術獎的「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花光穹」,是藝術家江洋輝的作品,位於B1大廳的挑高空間, 以「光」的豐富變化, 演繹松山由河流積聚成為精華薈萃之地,經由累積成為文明之地的起源意象,藉此歌頌松山古今文明遞衍過程裡的百花齊放與未來希望。
另外一件位在松山車站西出口的公共藝術「跳過一個消失記憶的影子—錫口印記書寫」,則是頻名宏的作品,試圖藉此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印記。看到這件作品,也觸動我內心的那根弦,正像是今天的走讀活動,我們從現代的建築、廟宇、市場等文化,尋找過去的歷史記憶,也展望未來,為這次走讀劃下圓滿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