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20跨文化走讀:景美.南島語及沖繩文化

曾經在我眼前 卻又消失不見

萬隆與南島原住民族

撰文/謝常玲

        2020金車跨文化走讀最後一站主題「景美.南島語及沖繩文化」在12/26的陽光中展開。這次金車文教基金會看見了人類在疫情困擾下需要新的出口與力量,特別策劃走讀為「跨文化」層次,因為,不同的地域氣候,造就各自的風俗、習慣、信仰,也成就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一旦透過接受跨越文化的溝通與理解,將成為未來世界公民必備的素養能力。因此,這次的跨文化走讀,我們見識到青年的力量與希望。

        走讀在13:30開始,13:00起便陸續見到青年組成員報到領導覽機,有的人因為參加過2020大松山千人走讀,似乎愛上了走讀活動;有的人第一次參加,躍躍欲試的心情,溢於言表。年輕的大孩子們不多言,對導覽機很上手,不用多介紹。等到這次青年組的導覽老師顏文魁老師一開講,瞬間形成研究生團隊,認真領受這一小塊純樸但有其歷史風華的「萬隆」。

       

        顏文魁老師師承另一組導覽老師何文賢─何老師奉獻給文山鄉土眾所周知,在文山社大開設「文山學」課程,投身研究、感受這一片育孕他生命的鄉土。導覽老師必從「台北市的水脈歷史」展開走讀第一頁。萬隆居於台北新店線捷運站公館與景美間,除居民外,少有人探詢此區。萬隆早期是萬盛溪流域,源頭在現今的辛亥捷運站附近,羅斯福路、興隆路口還留有一個大天橋,掛著四個大字「景美梘尾」,見證當年在此處正有水橋疏通大小溪流。現在興隆路停車場旁的機車道,正好就是河道。規劃新穎舒適的台北市花木批發市場旁,可見萬盛街、萬盛里等古名存留下來的印證。

 

        萬新鐵路,自萬華到新店,為配合煤礦開採運輸而興建,對景美一帶的發展很重要。鐵路在萬隆處有個十五分火車站,後改名為萬隆火車站,直到1965年才廢除。「如果說,淡水線走得最風風光光,那麼新店線的萬新鐵路走的最早最寂寞,沒有紀念活動、沒有懷念之旅,它就只是悄悄地停駛、拆除,悄悄地走入歷史,很多年輕一代的人大概未曾聽過……。」92故事巷—新店文史館這樣為萬新鐵路哀嘆。這一次,金車走讀把年輕人帶進來了,萬新鐵路,你的名字傳下去了。

        萬隆,跟南島文化有什麼關係?相信是很多報名學員好奇之首要目標。原來是走到2007年啟用的景美運動公園,能言善道、經驗豐富的顏文魁老師告訴我們曾經有戶人家挖到了6個巴圖、19個網墜,在社大教師與考古學者協助下,發現這些石器為十五份遺址出土。這類原住民生活器具,在南島國家也曾經發現,因此相信台灣可能是南島原住民最初的所在地,在文山社大爭取之下,2015年,市府於公園中設立十五份遺址紀念碑,以巴圖石器為造型,另有一面文字說明牌。

        另一處「賴氏萬壽塔」,根據台北市文化局對此歷史建築之說明,賴氏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前有吉獸,中上有葫蘆,其他有南瓜和螺形等,充分代表吉祥意義。

        途中,顏文魁老師還有導覽了大稻埕好野人們捐錢在萬隆購地,提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日治時期感動日人,用觀音山原始的觀音石造碑「興福庄建塚紀念碑」紀念,已定為市定古蹟。最後走過好大一片的萬隆變電所,這個1934年就為了接收南電(日月潭發電)北送(台北、宜蘭用)而建造的88歲老變電所,能不能換個新的地方安頓,需要台北市府與當地居民的智慧。「酷斃了!」青年組的夥伴們,聽完整場走讀之後,熱烈掌聲,並期許未來走讀能有更多參考資料事先準備,好好地跟著老師們親自聆聽這個城市。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