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21跨文化走讀-隱藏在北車的小印尼

隱藏在北車的小印尼

撰文/走讀志工 周華

臺北清真寺是新生南路上很醒目的建築物,一般人很少有機會進入,門前正有工程進行,活動開場後由寺方歐陽善多先生為我們導覽示範敬拜過程,他戴著小帽子,赤足跪在地毯上,最短的敬拜2節長,4個叩頭,使用阿拉伯文,頌揚阿拉真主,之後唸禱詞可使用自己的語文,男女分開,接著帶領我們脫鞋上二樓參觀女拜殿。

一樓還有洗浴的地方作大小淨,大淨指接觸穢物後的全身洗澡,小淨指洗手、鼻、漱口、洗臉、洗手背(右先左後)、洗髮,各3次。接著進入旁邊的美體房,洗滌遺體後裝棺安葬。牆上掛了六個時鐘,分別標明每天5個禮拜時間(晨禮、晌禮、哺禮、昏禮、宵禮),第6個是主麻日(星期五的禮拜)。

兩位講師都是穆斯林,長髮的Cynthia是臺灣人,戴著頭巾的Pindy Windy來自印尼,已在臺灣工作十多年。我們在清真寺前合影後,過馬路進入大安森林公園,這裡是假日印尼移工日常休閒聚會常來的地方。談到印尼人重視一家人分享,穆斯林死後不火葬,目前都使用六張犁公墓,層層疊疊,不設碑。

搭乘捷運去臺北車站,轉進忠孝西路巷子裡,代辦購物寄物的店家招呼我們進去參觀,在臺灣付款,在印尼取貨,十分方便,聽說最喜歡買沙發。北平西路這一段有小印尼街之稱,販賣許多飄著印尼、緬甸家鄉味的餐食,牆上海報載明菜色,有圖、有中文,例如沙嗲、巴東牛等。一間美髮室是印尼媳婦開設的,樓上設有祈禱室,對穆斯林而言方便多了。

走入臺北車站,大廳曾經是他們聚集的地方,疫情期間禁止聚集飲食,無法停留。地下室設了穆斯林祈禱室,對一天禮拜5次的穆斯林教友而言,旅途上的祈禱室真的很重要。臺北地下街有東南亞超商,什麼東西都有,設有匯款櫃檯,一站取得所有服務。

來到最後一站,華陰街上的臺北市印尼服務交流協會PCINU,大家脫鞋進入,坐在地上。地上已經準備好印尼食物,大盤中央錐狀的薑黃飯,周邊搭配了雞翅、炸蔬菜、米粉等7種菜,7代表幫助的意思。今天剛好是Cynthia的生日,Pindy為她唱了印尼語的生日快樂歌,大家一起享用食物。Pindy教大家穿戴服裝及頭巾,原來頭巾裡面要先戴一頂小帽。

臺灣的經濟型態改變,人力供應上大量仰賴東南亞移工,人數超過70萬,其中將近28萬人來自全世界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印尼,他們進入我們的家庭作照護者,我們理當理解他們離鄉背井的困難,尤其信仰提供重要的倚靠及安慰,今天有機會增進對伊斯蘭教及印尼的了解,真是非常有收獲。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