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從閱讀到走讀 雙溪國小從地景詩找出家鄉愛

從閱讀到走讀 雙溪國小從地景詩找出家鄉愛

         閱讀,不只是書中世界,也可以是家鄉的走讀。金車文教基金會與新北市雙溪國小合作「為愛閱讀 雙溪地景詩」課程,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擔任閱讀教育老師,融入在地百年詩鄉特色,帶學生探索雙溪文化脈絡,也透過繪圖重現雙溪過往最繁華的樣貌,在6月25日最後一堂課,學生化身為小詩人及解說員,分享詩畫作品,也詮釋家鄉。

       「古人貂山詩中,寫出這裡是投開票所,也是雙溪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三忠廟。門口的兩頭石獅子,是百年老廟的見證…」雙溪國小學生吳秉恩拿著自己的詩畫作品,原本想介紹自己最熟悉的兩層樓大廟還有社區投票功能,怎見同學林言崇描繪的三忠廟,對面卻有個熱鬧的市集。注腳雙溪文化轉譯者簡淑慧拿出老照片給大家看,這才發現,原來雙溪第一代市集就在三忠廟對面的停車場,而且下雨天還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簡淑慧說,這學期的閱讀課程,我們想讓孩子從古詩了解家鄉繁華的過往,也探討環境變遷的脈絡。

         在土地公廟改建的淡蘭古道雙溪服務站裡,學生蔡湘鈴從黑板上的地圖指出雙溪中繼站位置,也說明雙溪有許多古道群匯集,形成了淡蘭古道北路及中路的精采的路網。妹妹蔡湘芸也一一介紹著雙溪四季的農產品,姊妹不忘拿出雙溪特有雙扇蕨標誌的蔬菜箱,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在地友善耕作的百年農業。

         另一幅水墨地圖前,學生林浚睿則細細點出昭和六年(民國20年代)的雙溪,早期市街產業與渡船頭水運發達大有關係。「百年渡口百年渡口有歷史,遮有二樓福德祠,福德正神平安賜,古道遊客受服務。」學生們朗誦著貼在服務站裡的四句聯,更加體會到這學期淑慧老師帶大家來到這裡拜訪土地公的意義。

      「右邊是平林溪、左邊是牡丹溪,在這裡匯合成雙溪,也是雙溪地名的由來,大樹後面就是周總理古厝,前面曾經是鴉片館…」站在雙溪匯流口,學生簡鈺庭對這片古意盎然的老公園如數家珍。欄杆上一幅18公尺的長軸,則是屬於雙溪六十年代的記憶。 

      「當時河畔總有許多婦女成群結伴洗衣服,也是雙溪鄉村最自然的風景。」鄉土藝術家吳月圓表示,自己17歲曾在三忠廟旁的雙溪醫院擔任小護士,當時傷患過多,會徵用渡船頭古厝民家,中午大家就在這古厝裡共餐,也譜出渡船頭戀曲,後來嫁到老街布莊來,如今正好描繪了雙溪的老地圖,成為注腳雙溪駐館藝術家,也幫故鄉找回許多老時光的記憶。

     注腳雙溪工作室文化轉譯者簡淑慧也是雙溪的女兒,她表示,本次受邀在雙溪國小母校推展金車文教基金會「為愛閱讀系列」,於是活用雙溪百年的貂山詩為經,淡蘭古道為緯,讓學生閱讀在地文化脈絡,不但解析六十年代古詩竹枝詞中的雙溪,也帶學生透過繪畫,與不同時代的詩人對話,並嘗試找出詩中地景的變化,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尤其最後有六位學生溪生戶外教學主動報名小小解說員,運用自己的作品來詮釋家鄉的地景特色。有學生寧可選擇小小解說員的練習,放棄了假日海科館的旅遊,讓她深受感動。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基金會以「走讀」方式推廣閱讀,每年在大台北地區舉辦「千人走讀日活動」,邀請數十位文史工作者帶路「導讀」,正是希望讓大家能實地體會台灣在地文化的「原汁原味」,更進一步對這片土地有感有愛。這學期邀請在地工作者為雙溪國小量身打造的「為愛閱讀 雙溪地景詩」,顯然有打動孩子學習的興趣。

         學生蔡湘芸對於本次課程表達非常滿意,她說:「多虧淑慧老師讓我更了解雙溪、更愛雙溪,很高興自己有機會介紹家鄉,也幫我達到從小就想解說雙溪的願望。」還有學生林浚睿對淑慧老師多年來主動服務家鄉的熱誠深受感動,並表示長大要效仿這樣的服務心。

         雙溪國小校長渠思晉欣見學生大方解說,十分感謝金車基金會在偏鄉閱讀教育的挹注,尤其在簡淑慧老師用心的課程設計下,學生變得更主動學習、更勇於表達,最重要是更了解自己成長的家鄉。看到學生紛紛表示要向淑慧老師看齊,也期待更多學生未來能為自己家鄉盡一份心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