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孩子行動力‧上】陳清圳:擁抱世界,從自己開始做起
假如現在,我把你放到一個深山裡,提供山屋、飲水,你可以帶兩個星期份量的食物,你會想要做什麼?
口述 :陳清圳 撰文:盤惟心
面對這個世界,你該如何自處?
陳清圳校長最近考慮要將學校的孩子帶到深山兩個禮拜。進到深山之前,我們會想:如何生存下去?為什麼要進去深山?實際進入深山生活,我們會看到一些需求,比如:如何讓這兩個禮拜的食物分配平均,如何確保安全、保持身體的舒適及清潔,避免罹患疾病、生病時如何自處。過程中為了適應,勢必要做適度的調整,看到問題本身在哪裡。
「假設接下來把人數增加至五個人,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你會改變什麼?」全場沉默之後,陳校長繼續說道:「我們要勇於想事情,當你要做行動策略的時候,你不能沒有問題意識。如果你現在完全不思考的話,有一天當你進入變動的世界,你要怎麼辦?問自己適應了嗎?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你做到什麼?」
今年暑假,陳清圳帶學生去泰國,問學生去泰國想要做什麼。學生回答不少答案,比如想要幫助當地的咖啡農,但陳清圳反問他們是否掌握咖啡農的狀況;接著他們提出,當地的孩子學習程度低落,想要協助他們,陳清圳繼續追問:「那你準備好了嗎?你會講泰語或英文嗎?你真的有能力可以教當地孩子什麼嗎?」陳校長進一步問安靜的聽眾們為什麼要坐在這個地方,想獲取什麼。「你要重新調整你的習慣,開始想為甚麼要做這件事,再慢慢建立你對生活的關心。以這個為開場,我希望大家能夠去思考:未來你面對你的孩子、面對你的家人,甚至面對這個世界,你該如何自處?」
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較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也希望別人認同自己的價值觀,卻限制他人說話的權利。以前老師上課就是「我講你聽」,如果學生意見太多影響課堂進度,老師便要求學生不要說話;不會的問題,考試前全部背起來就好。然而,如果課堂皆照老師的模式進行,孩子在老師的培育之下,有辦法適應這個世界嗎?
「教學現場過程缺少思考與學習,老師變得威權,學生也因此失去學習動機。」前幾天學校放秋假,陳清圳帶全校老師到去香港。他們發現,香港的教育文化培養出來的孩子有這麼高的競爭力,但自殺率也特別高。在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裡,不只是要你接觸不同文化的人而已,而是理解文化的成因。每天面對不同訊息,我們需要邏輯判斷的能力,以判斷哪些資訊正確。當一個議題出現時,你是否能夠多面向考量,跳脫你的情緒及人際關係,回到議題去思考。
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必須跨出去與人合作,因此「溝通協作的能力」在社會化的過程更為必要。溝通,是把訊息放出去,接受回饋後再傳遞出去,彼此之間有共識的時候,才可稱之為溝通。協作的能力更重要,合作前必須先取得共識。「我每次帶孩子去爬百岳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講: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較遠。人在世界上並非單打獨鬥,人與人彼此要互相協助,爬山的目的不是為了登頂,爬山的目的是為了彼此之間相互補給。」
面對世界,擁抱世界的能力
全球議題解決力是台灣教育目前非常弱的一塊。陳清圳認為,當我們面對全球議題的時候,不能僅止於「知道」,而是進一步思考還有什麼策略可以做?
當初因為父親的期望,走上教育這條路,但反骨的陳清圳完全不走已經鋪好的道路,反而另闢新徑,參加環境運動、操作環境議題、帶孩子攀爬百岳。「當我第一次帶孩子單車遠征回來後,教育局官員非常緊張,在想這個校長怎麼可以做不一樣的事?」
行事風格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陳清圳校長曾帶孩子操作環境污染議題。金門的海灘上有不少從中國漂流過來的垃圾,他先詢問金門的孩子該怎麼辦,但孩子只是回答「撿起來就好」。然而淨灘過後,垃圾隔一個禮拜又漂來了。如果要解決根源的問題,必須要讓「製造的根源」知道他們的作為所帶來的影響。
從在地議題連結世界,可以發現類似的環境汙染議題曾在美國發生過:許多已開發國家會將國內的工業廢棄物運送至開發中國家,卻沒有考量汙染物對當地的影響。美國之前把汙染物輸送到中美洲某個國家,對當地產生很大的環境問題。當地的人們為了土地的永續發展,每人一人一封信寄給美國總統,以輿論逼迫美國正視。而金門的孩子在討論環境污染議題時提出,把海岸的垃圾撿起來,寄給中國的中央軍委,同時轉達他們的困擾與訴求。
「我們希望孩子有行動力的時候,先捫心自問自己的思維裡有沒有給予孩子能量去突破文化框架。當孩子不斷有問題意識,可以慢慢地從一個問題點思考,最後形成行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