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踏上中東-社會企業與難民
踏上中東-社會企業與難民
講者/ 17Arabic 蕭潔蓮 創辦人
撰文/ 余亞蘭
2013年,是蕭潔蓮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也是她人生中第一個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刻—選擇大學科系。而這年正巧敘利亞內戰爆發,各報章雜誌上的大篇幅報導,燃起了她對中東這個神秘國度的好奇,加上從小受到教會影響,投入社會工作或人道救援領域一直是潔蓮對於自己未來工作的期待,所以她結合了自身學習語言和對國際人道救援的興趣,選擇阿拉伯語系作為一切的起點。
在5年的求學過程中,蕭潔蓮有一半時間在約旦、摩洛哥和北京度過,緊鄰敘利亞、伊拉克、阿拉伯和以色列等國的約旦,與鄰國關係良好,是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國家,也因此成為許多國際人道救援組織的基地,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和背景,讓她決定在2016年前往約旦擔任交換學生。
說到阿拉伯,你想到…?
石油、沙漠、回教、恐怖分子是許多人對阿拉伯地區的印象,在前往約旦前,潔蓮對中東國家的想像與他人並無二致,但踏上那片溫暖迷人的土地後,一路上卻體驗到和媒體報導的截然不同。她從人最基本的需求「食、衣、住、行、育」等五大面向,和大家分享她在約旦交換生活的看見和文化觀察。
- 住在約旦
當地建築外觀以黃沙色為主,在建築形式和街景則與大多數的亞洲城市相仿。比較特別的是,在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很大的空間作為會客室,因為在中東習俗裡,特別重視招待客人這件事,去彼此家中拜訪作客更是約旦人重要的周末行程。
- 行在約旦
約旦人民平常主要仰賴的交通工具以汽車和公車為主,但約旦的公車沒有固定的站點供旅客上下車,而是會有一名車掌小哥站在車門旁,沿路喊叫巴士的目的地,並沿路招攬客人。
- 食在約旦
中東人的飲食大多偏重口味,「餅」是他們很重要的主食來源,當物價浮動時,餅的價格是當地政府首先要穩定的。飲食習慣上,中東人在家中或餐廳包廂用餐時,習慣以手取食,因為比起使用器具,他們覺得經過雙手攪和的食物才更加美味。
- 衣在約旦
中東國家的穿著沒有大家想像中保守,衣著禮儀的尺度拿捏,其實會視各地風土民情而不同。在約旦平日著長褲和長裙即可,只有進入清真寺時,女性才需要包上頭巾,對於男性則沒有特別的文化規範。但在保守的沙烏地阿拉伯,女性則只能露出眼睛,其他地方都須以黑色長袍遮蓋,不能露出身體曲線,男性也須穿上白色長袍。
- 學在約旦
中東是伊斯蘭教國家,有高達90%以上人口為穆斯林,僅有約5%左右人口信奉基督教或其他宗教。在不把外來宗教帶進當地,影響到原本信奉伊斯蘭信仰者的前提下,約旦人民對於外國人的信仰多持開放態度,不會恣意批判或迫害,但對當地人的信仰則非常嚴苛,改信奉其他宗教者甚至有可能被逐出家門。
沙漠中的和平綠洲—約旦
約旦是個缺乏石油和水資源的國家,在眾多中東國家中,扮演著平衡和緩衝的角色,2013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許多敘利亞人逃往鄰國約旦。根據UNHCR資料顯示,在約旦每14個人中就有一名難民,更有超過67萬敘利亞難民登記在UNHCR,相當於約旦總人口的10%。
難民,不只存在於難民營。不同於大家的想像,並非所有難民都能「幸運地」進入政府或NGO的收容中心,受到相對妥善的照護和物資補給,在資源有限的現實下,有大量的難民散落於城鄉之間,大部分難民在逃離本國後,只能往偏遠村落移動找尋落角之處,並四處打零工以維持生計。
成為難民的現實與困境
因為信仰緣故,潔蓮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到逃往約旦的難民和在地NGO組織,自己常去的教會是由蘇丹難民後裔和來自伊拉克、韓國、歐美等國的人口所組成。教導貧困孩子學習英語和才藝,到當地的難民家庭進行探訪,了解難民在適應和經濟上的需求,是她經常參與的服務內容,在那裡她看見了不同背景孩子的不同故事。
「我們已經沒有家,有時候甚至連受教育的希望都沒有。」在逃往約旦的敘利亞難民中有30%介於18-35歲、48%介於0-17歲,面對如此高比例的年輕族群,「教育」成為約旦政府在處理難民議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雖然敘利亞難民在約旦可以接受教育,但教育資源嚴重分配不均,導致孩子無法分齡上學,也沒有專屬的學習空間。
「讀到律師學位,唯一的出路卻是搬磚頭、洗碗盤,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除了住宿和教育問題,為了保障約旦人民的工作機會,約旦政府只允許敘利亞難民在當地從事五種業別的工作,分別是農業、建築業、製造業、食品飲料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這樣的政策卻導致許多敘利亞難民即使具備高知識或高技術,也僅能從事勞力密集的低階工作,賺取平均只有4500到6000元台幣不等的微薄薪資。
難民與17Arabic
正是因為這樣的看見,潔蓮和她的好朋友開始思考,她們能夠一起為難民和當地受壓迫的弱勢婦女做些什麼,於是她們在2018年成立了17Arabic,積極與約旦當地的NGO、學校合作,招募有授課能力的難民及婦女,並在台灣和其他亞州地區媒合有興趣學習阿拉伯語的學生,讓敘利亞難民和中東婦女可以藉由線上教授阿拉伯語,創造新的工作可能。
17Arabic透過商業模式,將學習者繳納學費的90%作為報酬,回饋到敘利亞難民和中東婦女身上,剩餘的10%用來當作平台為運的基本費用,另外還會從每堂課中提取30元作為17Arabic救助基金,資助約旦貧困學童就學、購買上學用品,或者購買食物箱發放給當地貧困家庭。
過程中,她們也面臨到許多挑戰,在台願意學習阿拉伯語的人數較少,加上並非所有難民都能教授阿拉伯語,為了擴大經濟救助對象,她們在2019年決定發起全新計畫—難民筆友交流計畫,招募有基礎英文能力的難民與台灣高中生或大眾透過線上Email成為筆友,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換信件活動,並促進台灣人更了解中東文化和敘利亞難民的處境,在打破須具備教學能力這項限制後,17Arabic成功接觸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
過程中的苦與樂
最後,潔蓮也不諱言地分享一路走來的苦與樂,當敘利亞戰況稍微穩定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再度回到敘利亞,難民流動導致培訓師資流失;因為文化差異,有些老師不願意在教學過程中露臉或教導男性學員,導致營運狀況不如預期,每天都有諸如此類的挑戰與困難需要被克服,但當自己回頭看後,卻發現比起辛苦之處,其實有更多的學習與看見,她也鼓勵大家,當你有想法的時候就勇敢去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