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文化小玩家 松山養神院的前世今生

松山養神院的前世今生

撰文/松山工農 潘呈侑

編輯 / 江苡慈

與好友組團參加

         參加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文化小玩家後,我學到很多非常不一樣的東西,也讓我收穫滿滿的。我很喜歡這個活動的名字,「文化小玩家」的名字涵蓋這次活動的兩大範疇,認識在地文化與設計實境遊戲,每次的活動都像是特色課程和校外教學,有別於一般上課坐在教室內,可以體驗課本中沒有的內容。

       「大家下午自習課有空嗎?要不要來參加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可以認識文化,又可以參加走讀,還有服務證明喔!」老師在講臺上向大家宣傳文化小玩家的活動,我和幾個好朋友決定組隊參加,可以利用自習課到校外踏青,對於升上二年級的我們而言,是十分難得的機會,我們也想透過活動,認識更多一年級的學弟妹,但是在聽到要當導遊,介紹學校附近的文化給學弟妹後,就稍微有一點後悔來參加這個活動了......

 

相見歡

          自從參與幾次過後,才發覺其實這個活動還不錯玩。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互不認識,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加認識彼此,就開始教我們要怎麼當關主。為了快速讓大家更加的熟悉彼此,老師設計活動,帶著我們一起玩團康遊戲。玩團康遊戲不僅可以認識彼此,更可以練習如何快速讓別人關注到帶領者,讓參加者知道我們要介紹的東西或活動的細節。

 

尋找松山養神院舊址

       認識彼此之後,開始文化課程,邀請幾位不同的專業講師,介紹信義區的歷史景色和人文景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從鄭勝吉老師的介紹當中得知,我們學校的前身竟然是養神院的消息,這是我就讀這間學校以來,都不知道的。

       經過鄭勝吉老師和陳奕鋒老師的解說,我們開始著手研究每個關卡的歷史,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松山養神院」的歷史。很難想像在熟悉的校園裡,曾經有過一段被大家遺忘的回憶,因為養神院的特殊性,附近的居民大多不願意主動提起,我們在校園內也遍尋不著當年養神院的任何遺跡,隨著養神院搬遷至桃園,這段歷史難道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嗎?

      「松山養神院」又稱「總督府精神病院」,是臺灣官方最早收容精神疾病患者的機構。經過分組查找資料,我們發現松山養神院的成立,伴隨著當地的傳說和居民的反抗:民間傳說在松山地區原本有三個大埤塘,因為都市計畫被陸續填平,因而破壞當地風水,之後當地便開始出現精神異常的人。讀到這段歷史,雖然知道是「傳說」,真實性並不高,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遙想,在資訊與醫療衛生不發達的年代,養神院的成立並非易事,再加上附近居民並不歡迎,養神院遂築起高高的圍牆,阻隔了與外界的交流。

      就讀松農兩年多來,我也不曾聽過有關養神院的事蹟,訪問學校老師也無人知道這段歷史,很難想像我們每節下課打球的操場,曾經是養神院的舊址。為了還原這段歷史,我和組員們開始尋找松農與養神院的資料,關於學校和養神院的資料並不多,大部分都是養神院的介紹,經過許多天的資料收集,我們在網路的留言區裡,找到一位民國六零年代畢業的學長,分享在學時曾經看過養神院的病患在空地裡面散步,有時他們也會爬上圍牆,看著松農的學生傻笑,後來養神院搬遷,空下來的房舍部分由松山工農接管,改做其他用途。

       看到這位學長的留言,我們非常感動,原本以為被大家淡忘的歷史,原來是有人記得的。在時間的鴻溝裡面,我們找到珍貴的片段,雖然僅是一段留言,但短短的幾句話,代表著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裡,在學校這塊土地上,專屬的特別回憶。身為松山工農的學生,我認為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段歷史,因為我們也是正在創造歷史的人!

 

設計實境遊戲

       緊接著就是重頭戲,開始設計關卡和闖關。剛開始我們在設計關卡時,卡關很久也花費很多時間,因為不知如何才能呈現一個好玩又有趣的關卡,還好在老師的幫忙和建議之下,我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完成如此艱難的任務。「南南細語」設計完成之後,經過紙本測試與核對,交由遊戲公司上架,開始實際闖關幾次,並把在闖關時所遇到的困難,全記錄下來加以改進。

 

期待再次相遇

       之後由於疫情變得更加嚴重的關係,只好暫時停辦,我們都感到十分可惜,期待疫情趨緩後,再次開啟「南南細語」的實境遊戲。我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文化小玩家活動,因為它,我認識不錯的朋友,也讓我瞭解學校附近的文化歷史,以及如何擔任導遊,介紹學校附近的歷史文化,非常感謝老師帶著我們完成,文化小玩家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謝謝大家的努力和辛苦。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