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家扶獎學金」關懷計畫頒發給全台34名優秀孩童,希望藉由頒獎表揚,讓孩子有受肯定及努力前進的目標,幫助弱勢兒少安心上學,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特邀請美國臺裔少女林心瑜(Cassandra Lin)來台巡迴演講,以及9位青少年共同深入對談,帶領思考如何從「我」到「我們」的世界公民意識思考,鼓勵青年學子從小就可以貢獻己力,關心世界實踐夢想,展現青少年的力量。
邀請三位生命勇士,一同分享他們的故事:視障音樂家徐百香女士、生命泳士范晉嘉、爭取盲人權利先鋒柯明期老師講解生命中的小故事,視障音樂家徐百香女士,用音樂感動人心;唐氏症患者范晉嘉先生,發揮生命的無限潛能,突破身體和心理的障礙,游出生命的藍天;以及後天失明柯明期老師,分享如何走出生命幽谷,爭取視障者權益,創造許多第一。期盼透過講師的人生淬煉,讓社會大眾及即將成為大學或社會新鮮人的年輕學子,如遇生命低潮,能找到出口及勇敢面對的正向力量,重整自己情緒,調整腳步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帶領金車貓頭鷹志工於寒暑假期間前往偏鄉舉辦公益營隊,進行課業陪讀、擔任隊輔、教案設計、戲劇表演,讓孩子了解國際議題與品格故事意涵且延伸討論。

讓孩子用多元角度看世界,跨國際、跨視野,從發現問題、分工合作、討論解決、到行動實踐,結合服務學習及生命教育,孩子從小關心國際事務,養成孩子擁有同理心、行動力、團隊溝通,成為改善全球問題的世界公民。獲獎團隊>>https://kingcar.org.tw/news/500480
鼓勵大專青年學子從事公益服務,並推廣閱讀、國際教育及公益理念,期盼深耕在地服務,擴散利他理念與愛的力量,具體關懷社會,產生良善循環,形成真正象徵臺灣的力量。
計畫鼓勵青年學子看見偏鄉狀況、思考在地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運用自身專業參與社區服務,發揮青年力量,持續並深化服務影響力。
由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導讀開講,讓民眾對大稻埕的歷史脈絡先有基本輪廓,再由29位名師引領1200多位民眾用雙腳及雙眼閱讀,規劃8條走讀路線,涵蓋下奎府町、太平町、港町、大橋町、 蓬萊町、日新町、圓山町、大龍峒町,不僅從書本獲取知識,更與生活事物結合,邊走邊讀,帶動閱讀興趣。

「讓音符代替語言,用音樂開啟交流」,藉由提供音樂展演空間,激勵學生提升音樂技能,培養團隊默契、累積舞台經驗,增加學生自信及能量。
唐寶寶范晉嘉「愛泳不止息」激勵人心,並引發熱烈迴響,感動無數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願意向晉嘉學習永不放棄自己、永不放棄生命。針對偏宜蘭、桃園、新竹偏區學校師生,於學期上課週間,辦理講座。每次演講時間1~1.5小時。期待透過講師親自分享成長經歷,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永不放棄,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克服困難。

推廣閱讀北臺灣各鄉鎮之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為出發點,鼓勵一般社會大眾「走讀」,建立體驗自然與人文學習平台,強調以具有創意及更貼近生活的活動方案,取代刻版冰冷的圖鑑與學名。透過活潑的觀察技能培養,啟發各地友善環境的創意行動,透過民眾的參及傳遞,擴大走讀感染力,連結臺灣每個角落,讓民眾看見各鄉鎮之小故事,體悟土地自然的可貴。
金車生物頭城造林休閒農場,於民國88年開始至今持續進行造林計畫,園區內種植多數為台灣特有樹種,也有許多生物在此棲息,農場與金車文教基金會特別辦理,「守護山林」戶外教育活動,邀請學校師生共同,守護山林、保護環境。

「減碳大作戰」任務,鼓勵孩子透過簡單的日常行為,將減碳實踐在生活中,利用省電小任務及攜帶環保餐具等方式,為地球減少30萬公斤的碳排放,將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活動深植孩子心中,一起努力改善共同面臨的難題。

偏鄉教育資源缺乏,需要長期、不間斷的陪伴與關懷,為弭平教育資源不均,本會引進兼具渡假與服務的教育志工模式,每一梯次為期五天,期待孩子能從志工身上學習感恩及惜福,未來長大後,也能回饋給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地點:花蓮學田國小

『伯朗樂福 傳愛久久』活動期望提供溫暖舒適的用餐環境,讓偏遠地區學校的孩子,在伯朗咖啡館享用美味的餐點,藉由我們一點點微小的心意與付出,讓孩童能夠追尋夢想,並讓社會良善的力量在孩子心中傳遞下去。
閱讀能滋養生命、豐富生活、擴展視野,為協助偏鄉學校、社區及非營利組織增進閱讀興趣,提供閱讀書車及書籍,為閱讀教育注入希望,並協助辦理師資研習,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轉動更多可能性。
引進美加地區外籍青年至台灣偏遠學區從事志願服務,除搭配台灣教師進行英語協同教學,亦不定時舉辦英語及品格的教師研習活動,增加偏區學童的語言學習資源,以及教學活動的豐富多元。

「全球關懷、在地行動」以看見、發想、行動、收穫、傳播,讓兒童及青少年以自身力量幫助世界,鼓勵青少年學習關心國際社會問題、蒐集資訊、團體分工合作、討論到付諸行動發揮愛心,從自身做起,小小創意加改變,就能帶給世界希望。
為了解青少年成長及社會趨勢脈動,辦理閱讀教育、學習趨勢、環境生態、服務學習、休閒育樂、節能減碳、媒體素養、世界公民等多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推動各項青少年活動之教育政策參考。
鼓勵孩子透過簡單的日常行為,將減碳實踐在生活中,運用活潑有趣的任務挑戰方式讓孩子樂於參加,將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活動深植孩子心中。
贊助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組織,並以偏區醫療衛生、語言學習、品格教育、國際觀等類型優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