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 第十屆特獎團隊 | Ace 文化探險家 - 2021 島語文化冬令營
團隊資訊
行動資訊
行動內容
現代科技蓬勃發展下,人們時常遺忘過去是如何演變至現代。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經驗累積後的經驗,沒錯,那的確是人類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然而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對於過去曾經存在過的事物似乎越來越不那麼重視。
有句話說,文化和語言密不可分,我們希望能針對文化議題進行資料蒐集,試圖尋找不同國家面對語言和文化消逝的議題時,是否有較好的搶救方式,以下為我們的資料整理。
- 國際原住民語言年
目前世界通行的語言統計前三名為中文、西班牙語,以及英語,近四分之一的地球公民使用它們作為主要溝通語言。然而世界上存在著近七千種語言,卻僅有少數人能說出口,不免讓人對語言的存亡感到緊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發布一則聲明,預估到這個世紀末,至少有一半的語言將走向滅絕。為了能及時搶救語言,聯合國將2019年訂為國際原住民語言年,試圖喚醒人們對無形文化資產—原住民語及各地本土語言的重視。
- 語言新創公司研發語言搶救APP
在2014 年的時候,一間語言學習新創公司 Duolingo 在它的app上推出愛爾蘭語學習課程,不僅在剛開始吸引了近十萬名愛爾蘭母語使用者,目前更已累積超過四百萬名使用者藉由這個軟體學習愛爾蘭語。這間公司持續和多國語言學家、教育工作者合作,推出更多元的瀕危語言學習課程,如:納瓦荷語和夏威夷語等。
- 問題發現
每種語言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去展現特定文化及環境脈絡下的人類產物,我們希望能讓臺灣人更重視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臺灣自民國90年推動鄉土語言教學,然而20年過去,臺灣人說母語的比例並沒有增加,甚至越來越多語言被列入瀕危名單。我們想要藉由在網路上搜尋到的母語復興案例,分析並找出適合台灣學生學習母語的方式。
- 辦理文化陪讀計畫
於學期間的周末,和擁有相同理念的小學合作,辦理文化類型的陪讀計畫。這個想法源自於許多大學生願意到偏鄉小學進行課業上的輔導活動,如果將課業改成文化,相信能讓小學生學習到學校沒有教授的文化知識。
- 辦理文化營隊
利用寒暑假辦理文化類型的營隊。在我們能力可及的範圍裡,希望能長期在固定的學校進行文化課程,也就是能帶給同一群孩子文化活動,慢慢累積他們的文化知識力。
- 2021島語文化冬令營
我們選擇的行動方式是透過和Ace家族合作辦理島語文化營隊,在第一現場和孩子進行文化課程的互動,並透過觀察紀錄孩子對於學習文化課程的反應。
這次的服務地點是雲林縣的一個小鄉村—大埤鄉,那裡依舊傳統,充滿地方文化特色。隨著少子化和年輕人口外移,村落的老年人口比例遠高於孩童,新住民和隔代教養家庭不在少數,青年和家庭、家鄉必須要有一定的連結,才能讓彼此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我們和Ace家族共同策畫了別出心裁的文化課程,從教室內的課程到戶外體驗,我們帶著孩子走進菜市場觀察買賣,品嘗傳統飲食;也帶孩子走入社區,和雜貨店的長輩聊天;也帶孩子學習夜市文化、越南文化……等。這些活動設計都是源自於我們希望孩子知道臺灣的文化,也希望能透過課程讓新二代孩子們認同自己母親的家鄉文化。
活動中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擔任Ace家族的助教,除了跟著他們設計文化活動外,也嘗試扮演著傳授文化給孩子的角色,獲益良多。
- 合作單位:Ace家族
「Ace」是「一個文化探險家的縮寫」。這個團隊的主要幹部皆為大學生,年紀輕輕卻在過去四年內擁有九次文化營隊的籌備經驗,我們和Ace的共同目標是希望能將文化經驗傳承下去,並藉由「島語文化冬令營」讓小學生能擁有傳承島語文化的能力,並保有好奇心。
- 原來文化與我們這麼近
在參與文化營隊的策畫以前,我們都曾經害怕說台語或是談任何關於臺灣文化的事,前者擔心自己說錯被笑,後者則是覺得自己不具備這樣的知識能力。然而在第一次和Ace團隊視訊討論時,他們鼓勵我們用台語作自我介紹,並分享他們所了解的臺灣母語現況,讓我們有了決心想透過這個機會好好練習說台語。
參與營隊課程設計時,大家談起逛菜市場、夜市的經驗,也分享著自己最近一次和長輩溝通的故事,這才發現原來這些習以為常的事,都是臺灣重要文化的一環。
像是「夜市」的台語,原先以為只有「iā-tshī-á」,沒想到還有「siang-tián」一詞,兩種說法分別又有不同的含意。帶孩子去菜市場的時候,攤販們開心的向孩子介紹起自己攤位販賣的食材台語,不僅帶給孩子特別的經驗,對我們這些鮮少接觸菜市場文化的高中生學到好多不曾學過的東西,如豬肉的各部位、魚類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