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第十三屆佳作團隊|新北市立丹鳳高級中學-塭仔圳故事屋-塭仔圳光點故事保存與推廣計畫
團隊資訊
行動資訊
行動內容
方案的起源是基於歷史學探究課程,老師分享了一個活動,介紹了新北市文化局舉辦的2022藝起來新莊串門子活動。在活動中,老師與「塭仔圳在地服務與發展協會」成員交流,引發了我們對於新莊塭仔圳重劃區的好奇。透過歷史學探究課程,我們邀請了協會成員到校分享他們參與社區重劃與抗爭的經驗,並在座談會中了解了社區的現狀和問題。
為了更深入了解,我們進行了實地訪查,前往協會所在地的「美華新村」,由協會理事長引導,認識了社區的歷史、重劃情況以及居民的心聲。我們發現社區居民對於自己的住家被拆遷感到不捨,因為這裡留有許多珍貴的記憶,而大部分建築都已拆除,讓居民無法再回憶起昔日的景象。
問題分析中,我們發現在地資料不足、拆除後地景改變以及居民四散難以凝聚是保存在地產業與文化記憶所面臨的困難。這將是我們未來需要解決的挑戰,包括如何讓在地學子或新莊居民更了解這個議題、如何保存失去的地景記憶,以及如何凝聚居民在重劃後的分散社群。
我們於座談會後,我們於5月4日深入的討論並思考,大致鎖定對居民與工廠的記憶保存為方向,若能對於這些居民與工廠經營者,在文獻資料外進行額外的口訪,將這些破碎的記憶重新拾回,或許可以解決產業與文化記憶流失的問題。透過座談會、實地訪查、方向討論後,我們的行動方案如下:
一、方案主題:光陰的故事:曾經的塭仔圳
二、方案內容:
1.整理相關文獻,蒐集在地故事
2.走訪現存聚落,規劃故事光點
3.設計解說牌扁,拍攝推廣短片
三、實施範圍:塭仔圳現存聚落(磚雅厝、三角商城、美華新村、瓊林北路聚落等)
四;預期效益:
1.在地聚落與產業記憶保存
2.文資探究與在地故事傳承
五、方案故事
2020年,塭仔圳社區成功保留房屋,激發在地學子保存光點故事的計畫。理事長邱淑雯女士分享社區歷程,強調土地是他們的母親,失去土地如失去母親的連結。雖成功保留房屋,但工廠無法進駐產業專區,感嘆產業及在地文化的流失。實地走訪中,發現在地居民對土地深厚的情感聯繫。透過口訪,計畫保存光點故事,製作牌匾、導覽摺頁和短片,希望推廣在地文化及產業記憶,保留珍貴土地記憶。
一、故事採訪
1.在地居民與工廠代表口訪:於112年7月至9月完成14則口訪故事與口訪稿校稿
2.口訪點位:瓊林社區、美華新村、後港慈惠堂、北巡聖安宮、三泰路聚落、磚雅厝聚落、懋德居、輔大三角商城、工廠(普敬雷射切割、環音現場等)
二、故事編輯
1.在地故事整理報導與編輯:於112年9-10月份依據口訪稿撰寫故事報導
2.導覽手冊、故事牌匾製作:於112年10-11月進行14則故事導覽手冊編輯、8面光典故事牌匾編輯與製作、語音導覽擬稿與錄製。
三、故事推廣
1.光點故事導覽與走讀推廣:於112年12月2日及23日進行二場塭仔圳光點故事導覽與推廣活動
2.推廣對象:分別為新莊塭仔圳社區居民、在地社區組織(新莊社區大學、三重社區大學)、新莊在地居民、本校語文科及社會科教師(國高中歷史、地理、公民老師)。
一、學生反思與回饋:
高藝云同學∶「塭仔圳探訪:歷史探索與在地魅力」
陳昱祺同學「追尋土地情感,啟發歷史思考」
藍芊聿同學「新莊居民參與,認識在地生活」
賴柔妤同學「在地走讀,溫暖我心」
吳姿穎同學「探索塭仔圳,在地故事再現」
二、指導老師反思與未來展望
1.學以致用,眾志成城
2.成果展望:導覽延伸與網路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