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 文化理解組 潛力無限獎 | 金門話之家-哈哈嗨表兄弟-用咱的話講金門的石獅爺文化

團隊資訊

學校名稱: 
金門話之家
團隊名稱/班級: 
哈哈嗨表兄弟
指導老師/家長: 
薛奕龍、薛奕鳳、陳又昕

行動資訊

主題名稱: 
用咱的話講金門的石獅爺文化
執行日期: 
2024/12/012025/02/28
所屬專案: 
第十四屆 愛讓世界轉動 兒少公益行動

行動內容

S 看見世界: 

金門話(金門閩南語)是國內相當特殊的方言,雖然金門話與臺灣本島大部分地區的方言同樣是閩南語(臺灣台語),在地人通常稱為金門話。由於金門相對地理位置較為特殊,並且受到較長時間的軍事與行政管理影響,金門話的使用逐漸減少,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金門話的使用越來越少。現今,許多金門年輕人更傾向於使用普通話或其他方言,而金門話逐漸成為一個「弱勢腔」,並面臨本土語言流失的危機。我們看見金門話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危機,尤其在年輕一代中,對於在地語言、鄉土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希望藉由帶領學生深入社區,與在地老人、小孩及親子家庭共同參與文化活動,透過金門話文本朗讀、遊戲書、手工藝等方式,讓學生重拾對母語和在地文化的自信與認同。

T 發想: 

我們挑選了金門在地信仰文化的石獅爺,將金門話學習融入石獅爺主題課程的互動遊戲與創作過程。通過和社區長者、家庭共同學唱歌謠、玩語文遊戲,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會金門話,並體驗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以這種互動方式降低語言學習的門檻,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並激發孩子們對母語的情感共鳴。
我們將藝術創作和現代創意結合,讓長輩、家庭與孩子們親手創作象徵家鄉的「石獅爺」彩繪作品,並通過這些藝術作品來理解和表達金門的在地文化。這不僅幫助他們學習並尊重傳統,也鼓勵他們將這些文化元素以自己的方式再創作,從而強化對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我們可以深入社區與文化局合作,協助祖孫、親子活動課程,讓學校、社區及家庭三方共同參與,建立文化互動與學習的平台。學生不僅能學習金門話和當地文化,還能與社區長者進行跨代交流,進一步增進對家鄉的情感。合作單位:金門縣文化局、各鄉鎮社區發展協會或關懷據點。
創建與在地文化相關的AI歌曲、蒐集金門話之石獅爺唸謠動畫與文章動畫,透由石獅爺主題翻摺卡的益智遊戲、彩繪石獅爺圖卡等,吸引年輕人和家庭參與,不僅能擴大影響力,還能鼓勵更多的人走進社區,了解並加入文化的傳承過程。

A 行動: 

一、社區文化活動實施計劃
 金門話唸謠與遊戲互動學習:和社區長者、親子家庭一起參加「唸謠與遊戲」活動,透過互動遊戲進行語言學習。
 風獅爺彩繪工作坊:讓學生通過手作了解在地文化,並親手創作一件具有家鄉特色的藝術品。
 風獅爺變裝與桌遊:觀察石獅爺的特徵,進行變裝與桌遊體驗。
二、文化與語言資源推廣
 金門話AI歌謠創作:創作AI金門話歌謠,扣緊金門文化與石獅爺主題,吸引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
 藝術教材設計:設計石獅爺彩繪黑白線稿圖卡,讓學生有豐富的創作資源。
 繪本導讀:導讀以金門石獅爺為主的主題繪本,延伸孩子對於石獅爺的背景歷史與特徵深入了解。
三、跨領域合作與聯繫
 跨學科合作活動:結合藝術、歷史與語言學科,讓學生從多元角度認識自己的家鄉與語言。
 社會與教育機構合作:與文化局、社區合作,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並分享石獅爺的故事。
實地推廣紀錄:
1. 文化局:113/12/8親子課程,共兩場次,每場次3小時,合計6小時。
2. 社區:114/1/1-114/1/25於金門縣五鄉鎮九個不同社區(四埔、湖南、榜林、湖前、盤山、上林、青岐、湖峰、斗門)進行活動推廣,共九場次,每場次3小時,合計27小時。
反思與成長:於每場次活動後,討論彼此的學習與成長,以及改進方案。

G 收穫: 

透過這次活動,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僅是金門話,還有金門石獅爺的故事和文化!我們一起和長輩們唸謠、玩語文遊戲,還親手做了彩繪石獅爺圖卡,感覺超有趣的!雖然一開始有些人對金門話不太熟悉,可是當我們和大家一起玩、一起學,慢慢地就變得很喜歡,也越來越會說金門話了。最開心的是,大家都變成了「小小導遊」,能跟其他人介紹我們家鄉的文化,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這裡的故事。
這次活動讓我們不僅學到了金門話,還懂得了尊重和傳承文化,也感覺自己變得更勇敢,能站在大家面前分享與示範。
這樣的經驗讓我們覺得,將來也希望能做更多事情來幫助我們的社區,讓更多人認識這裡,愛這裡,讓我們的文化不會消失。

活動成果

活動影片: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