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 在地關懷組 佳作團隊 | 臺北市東門國小_「礙」的守護員_讓身心障礙同學在校園裡行動自如
團隊資訊
行動資訊
行動內容
在學校裡,我們發現有位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同學在校園行動時常常遇到危險,尤其是上下樓很不方便。此外更在實際走查後,我們發現校園裡還有許多問題,包括:
一、校園環境設計問題
1.斜坡道太斜、無遮雨設備,導致雨天容易淋雨。
2.地面有許多凹槽,容易濕滑、積水,甚至造成同學跌倒。
3.學校裡的無障礙設施不夠完善,還有同學會在走廊奔跑,對身心障礙同學造成不便,甚至受傷。
二、校園人物互動問題
1.下課時間很多人在走廊上奔跑、追逐。
2.操場上有人在打球、玩鬼抓人或跑步。
3.為了避免上述的危險,身心障礙同學選擇在上課時間行動,可是這樣就縮短了上課時間,影響上課品質。
為了改善這些狀況,我們希望透過改造助行器、給學校建議等方式,改善這些狀況,希望能夠幫助身心障礙者在校園內更容易行動。
在行動開始之前,為了更了解身心障礙者的不便與法條,以及訪問的題材,我們先花時間搜尋校園無障礙設施法規、校園常見的意外事故、助行器的分類與功能等等資料。接著我們根據查詢到的問題、資料,設計了訪綱來訪問身心障礙同學,實際了解他在校園生活不便的地方後,制定了一些計畫:
一、改造助行器
1.加裝雨傘夾、雨傘、籃子、袋子在他現在用的助行器上。
2.使用課桌椅來改造成助行器上的椅墊。
二、學校建議信
1.撰寫建議信跟學校反應無障礙設施的缺點和我們的改善建議。
2.向校長、總務主任等老師們報告,希望能夠聽取我們的建議,並提供我們想法。
有了初步的想法後,為了讓改造更符合需求,我們除了訪問身心障礙同學和助理員外,我們還訪問了百方儀器和北區特教中心的輔具管理組、身心障礙同學的個管老師,蒐集更多關於輔具的資訊,再來就可以開始實際行動。
一、需求的了解和採買物資
透過身心障礙者的需求、想法,了解助行器的規格後,列出購買清單,就到各式商店採買改裝助行器所需的物品。
二、助行器的改造
實際裝上置物籃、袋子和傘架後,我們先到校園的走廊、教室、斜坡和廁所試用助行器,並試用看看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以及會影響行走安全,並邀請身心障礙同學的個管老師針對新版助行器提供調整建議。
三、請同學試用助行器
我們將改造完的助行器拿給身心障礙同學看,說明如何使用後,也讓他試試改裝後的助行器。他很滿意,也很期待我們最後改裝完的完成品。
四、回饋與改善
目前身心障礙同學平常就有在使用置物籃、袋子來裝他的學用品;雨傘則是遮雨或遮陽時會使用。我們日後想再繼續加裝椅子,讓他能更方便休息(因為訪談時同學提到科任教室太遠,有時候走太久會腳痠,想有椅子可以稍作休息)。
試用時,我們發現傘架上的雨傘打開時不順暢,且有會打到人的狀況、身心障礙同學沒辦法獨立收傘等等問題,我們希望針對這些問題改善,讓助行器改造更完善。
五、製作建議信
製作給學校的建議信,並邀請校長、總務主任等人,來聽取我們的建議,並給予我們回饋。
一、我們的心得
在這個行動中,我們學到了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以及針對身心障礙者的需求改裝助行器。還發現如果先了解更多關於要做的主題,才能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應該要做什麼,就可以更有效率地規劃好期程,讓行動更順利。
原定要直接改良課桌椅來製作助行器,但考量到安全性決定作罷,上課期間同學又必須使用助行器,不方便讓我們改造,因此我們打電話給廠商及北區特教中心的輔具管理組詢問新助行器的價格以及是否有販售二手助行器,但新的價格太高,又沒有二手輔具,一度讓我們心情跌落谷底,最後我們決定找出同學不會使用到助行器的時間加緊用它直接改造。
試用過程中看見同學的笑容與滿意的表情時,我們內心激動不已,也覺得很有成就感,幫助同學解決了他在校園行動中的困擾,讓我們很感動。
二、行動中的收穫
從一開始發現了校園內無障礙設施的缺失、了解身心障礙者的困難、研究助行器的種類和不同用途、到最後改造助行器。我們覺得能幫助同學很開心也很榮幸,更在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原來他在校園行動時困難重重,但他都沒有出口可以替他發聲......期望學校能聽取我們的建議,改善無障礙設施,像是坡道加裝遮雨設備、更新無障礙廁所門上的滑輪等,讓身心障礙者行動自如。
我們的行動還在繼續,希望未來我們的助行器能夠更完善、校園也能變的更好,讓身心障礙同學的行動更方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