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金車分隊:關於那些在卡度的日子──陽明大學勵青社衛生醫療服務隊
山裡的日子很遠,渺小的我們只好用一個又一個日子,換取一點點的影響。在彼此漫長的歲月裡,成為黑夜中閃爍的繁星;在看不見的角落裡,成為迷霧中堅定的力量,牽著孩子的手,串起浩瀚銀河。
文 / 余亞蘭
圖 / 陽明大學勵青社衛生醫療服務隊
雲的故鄉-卡度部落
山裡的日子很遠,渺小的我們只好用一個又一個日子,換取一點點的影響。在彼此漫長的歲月裡,成為黑夜中閃爍的繁星;在看不見的角落裡,成為迷霧中堅定的力量,牽著孩子的手,串起浩瀚銀河。
文 / 余亞蘭
圖 / 陽明大學勵青社衛生醫療服務隊
雲的故鄉-卡度部落
雲霧繚繞的山林裡,靜靜矗立著一所小學,這裡的孩子終日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純樸敦厚的民風更為人所津津樂道。雖然中和國小隱身在美麗的世外桃源,卻從來不曾被遺忘,因為文藻大學外語教學系的哥哥姐姐們,總會在每年夏天陪伴孩子度過難忘的暑假,而今年已即將邁入第五年。
文 / 余亞蘭
結合自身語言與教學專業,運用外語專長教導小朋友英文,並藉由此機會服務偏鄉孩童,透過教育服務偏鄉,培養大學生服務精神,帶隊的陳念霞老師表示,希望學生能在團隊合作中,提升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及活動策劃能力;在真正的教學場域中,訓練自己的英語課程設計能力和英語教學能力,而老師們對學生志工的表現更是讚不絕口。
位於台灣最東南方的獨立小島-蘭嶼鄉,記載著達悟族人的創世神話,清澈湛藍的海水拍打著礁石,彷彿透過浪花的呢喃將島上的故事送至遠方。岸邊三三兩兩的拼板舟,是蘭嶼人堅定信仰的象徵,部落前拿著標槍的大型人像石雕,從清晨到日落守護著生靈萬物。
文 / 余亞蘭
影片 / 台灣大學圖資系蘭嶼服務隊
VOVA志工 蕭郁
富里 - 121E14’00” 23N10’00” 花蓮最南邊的鄉
最美好的事物總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文 / 明道中學 吳鑫源
在剛進入高中就讀時,學校有一個課程叫做沃土計畫是所有新生都要執行,明道中學的沃土計畫和政府所定義有所不同,明道中學的沃土計畫是希望同學利用暑假時間去實行一個對社會貢獻的事情,當時剛好看到很時事的議題都在講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冰河融化等問題,因為人類的不珍惜導致資源浪費延伸到生態浩劫,當時的我查詢相關資料意外的發現金車文教基金會,發現到金車自2016年開始舉辦減碳計畫,活動已經有400多所學校參與,響應人數達到50,000人,當下我自己也報名參加,參加後覺得很有意義,將此活動帶入班級,升上三年級的我有一個全國專題製作的比賽,分專題組、創意組,起初選擇創意組做很多的試作,但都沒什麼起色,後來在老師建議下改成遊程設計。
六零年代,許多學生意識到必須走入社區,深入社會各階層瞭解問題核心,才能找出解決方案;不少大學紛紛成立山服團、社會服務團、慈幼社……,長期紮耕偏鄉,成為偏鄉孩童的教育希望,更是行為表率與學習典範。當無數青年在社會與生活的不同層面中積極地行動,發揮創意與熱血、捲動各種可能性,不僅讓彼此產生連結,也讓台灣的未來充滿無限想像與希望。
文 / 曾清芸
時至今日,每年全國上百個服務性社團,深入臺灣各地或遠赴海外,帶領成員跨足舒適圈,貼近社區生活、理解在地需要、探討社會議題,以行動帶來正向轉變的可能。
滿腔熱血想要幫助別人回饋社會?第一次帶服務營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服務前該怎麼準備,心態又要如何調整呢?接下來告訴你,除事先的課程活動驗收外,如何調整營前心態,讓身心都READY!
文 / 郭虹君
找到志同道合的服務夥伴非常重要,建議可由學校管道或全台基金會、志工招募中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等找尋志工機會。參加單位在政府立案合格、有經驗,才是安全服務的保障。
樂水村依傍中央山脈,直視滾滾奔流的蘭陽溪,眺望層層重疊的雪山山脈,風光旖旎、景色宜人;因地理環境與生活文化的特殊性,無形之中散發著「遺世獨立」的出塵況味,造就樂水村「快樂山水」般的世外桃源美稱。
被遺忘的部落kbanuun──樂水村為原住民部落,轄有智腦、碼崙、東壘等部落。居民大部分為泰雅族人,全村約莫七十戶,人口近三百人,其宗教信仰以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為主;對外交通工具主賴汽機車、公車,目前有東溪橋、東壘橋、碼崙橋、樂水橋四座橋分別聯繫四周部落的交通。
文 / 盤惟心
世外桃源內的孩子們
「服務員的標誌是熱情、活力、有自信;服務員的準則是守時、紀律、有禮貌。左肩榮譽、右肩責任是我們的驕傲!」這是海洋大學海雁服務隊在粉絲專頁上寫的介紹。
海雁服務隊每年寒暑假會到教育部指定的教育優先區進行活動,如育樂營、冬令營、馬祖營;針對志工也有一整年的課程訓練,如甄訓、研習營、成果發表等。在這些活動跟訓練下,每一個志工皆學到領隊觀念實務及活動企劃設計之構思,領導方面的技能也因此增進。
文 / 盤惟心
照片 / 陳薪宇提供
〈人生在此交疊,一起用笑鬧單純了世界〉
金車志工 黃藍可
一踏出東澳車站,街道上商家無幾,空氣中還透著冷冽且帶寒意的濕氣,四周沒有擁擠的人群和嘈雜喧囂,靜悄悄地,彷彿這裡只剩時間慢慢流逝,以一種低身靜默的姿態。直到幾輛砂石車呼嘯而過的噪聲劃破沉靜風景,我才回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