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大事記:all
贊助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組織,並以偏區醫療衛生、語言學習、品格教育、國際觀等類型優先受理。
用行動響應國際淨灘日(ICC),一起守護生命的起源,幫助海洋恢復無限的生命力。淨灘現場結合當地環境特色,提供藻礁潮間帶自然觀察活動、體驗小港漁村的市場文化,體驗一場截然不同的海洋保護行動。
以「重新定義 I am in」為題,邀請6位力世代社企/NGO創辦人,從數位創生、社會參與、青年培力、女性賦權 四大領域議題切入,在持續變動的局勢中,交流分享各種社會參與新趨勢、翻轉不曾想過的實踐觀點!
透過「主題講座」、「專題演講」與「行動出走‧看見永續」模式,創造非營利組織間的對話與互動機會。今年主題講座將從後疫情時代下的人文關懷、生命紀錄與教育創意等多面向進行探討,以教育深耕的思維出發,提供多元文化、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環境互動與國際視野等多面向的觸發。以學習者為主體,將全齡學習落實於在地行動方案,展現教育基金會的串聯能量,奠基永續發展的創新未來。
唐氏症患者范晉嘉「愛泳不止息」激勵人心,並引發熱烈迴響,感動無數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願意向晉嘉學習永不放棄自己、永不放棄生命。期待透過講師親自分享成長經歷,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永不放棄,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克服困難。
金車生物頭城造林休閒農場,於民國88年開始至今持續進行造林計畫,園區內種植多數為台灣特有樹種,也有許多生物在此棲息,農場與金車文教基金會特別辦理,「守護山林」戶外教育活動,邀請學校師生共同,守護山林、保護環境。
「看見世界遺產 守護臺灣文化」校園講座,從臺灣古蹟視角出發,帶領孩子進一步認識家鄉土地,珍惜古蹟與文物的可貴,探索臺灣與世界遺產的連結,欣賞不同族群間的異同,體驗並覺察其中關聯,增進多元文化價值觀與國際視野。
以認識在地為目標,著重連結台灣與其他文化間的異同;今年主題為「在台北的東南亞小旅行」:臺灣有許多區域及街道,因新住民與東南亞移工朋友加入,形成獨樹一格的異國街區。許多不同於臺北的路邊小吃攤、雜貨店、超商、餐廳,展現出東南亞的特色;隨處可見的南洋風,體現東南亞文化已紮根在臺灣的土地上,繁衍出獨特的地景與味道。
為了解青少年成長及社會趨勢脈動,辦理節能減碳、國際觀、文化休閒等多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推動各項青少年活動之教育政策參考。
「減碳大作戰」任務,鼓勵孩子透過簡單的日常行為,將減碳實踐在生活中,利用省電小任務及攜帶環保餐具等方式,為地球減少碳排放,將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活動深植孩子心中,一起努力改善共同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