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9。春 內湖山水走讀趣

內湖山水走讀趣

撰文/走讀志工 鄭如伶

  下雨的3月天,我參加金車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內湖山水走讀趣”活動。雖然天候不佳,但卻絲毫不減我出遊的興致。抱著愉快心情,開始今天服務與學習之旅。今天主講者是陳金讚老師,他是內湖在地人,從事文史工作室的研究長達二十多年之久,對於內湖有很深厚認識與情感。

活動成果分類

2019。春 內湖山水走讀趣

 內湖山水走讀趣

撰文/ 走讀志工 鄭如珍

  3月9日天空飄著小雨,雨勢忽大忽小,仍澆不熄學員參與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內湖山水走讀趣”活動。蔡伯淵老師首先解釋內湖的名稱由來,是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人閩南語稱山坳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意。在約3小時的走讀活動中,蔡老師帶領我們認識內湖的在地美景(碧湖及其周遭生態)與在地文化,包含廟宇及內湖紅樓。

活動成果分類

2019。春 永康街巷弄咖啡香

永康街巷弄咖啡香

撰文/ 走讀志工 周華

        初春的假日午後,陽光和煦,跟著《台北咖啡印象》作者水瓶子老師穿梭在溫羅汀巷弄間,優雅的老房子與咖啡香氛合拍共舞,相得益彰。走讀同好們準時地在東門捷運站4號出口集合完畢,水瓶子老師一開始便以台灣咖啡館文化破題,要追溯百年來咖啡館的故事,今天的重點在永康街、青田街及溫州街。

活動成果分類

2019。春 永康街巷弄咖啡香

永康巷弄咖啡香

撰文  走讀志工 鄭如珍

        2019年連假假期中,天氣最好的一天,來一場金車”永康巷弄咖啡香”的走讀活動,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天的導覽員是高振御先生,他是位謙卑的創業家,20年的咖啡經營,仍然不以咖啡達人與專家自居,一直希望參與的學員稱呼他---小高。他認為在最愛的咖啡領域裡,有太多可以學習,堅持學無止盡的精神,持續與咖啡同好切磋琢磨。

活動成果分類

2018.秋 五分埔幸福駅散策 

五分埔幸福駅散策 

撰文/走讀志工 謝常玲

以為幸福 不在這在別處,總是滿足 別人要的滿足
一路追逐 原來是我怕和自己獨處,我又是誰 我卻說不清楚

《幸福路上》蔡依林主唱

活動成果分類

2018.秋 松山史蹟藝術走讀

松山史蹟藝術走讀

撰文/走讀志工 王月華

       「松山古早是叫錫口。草店尾一個鯉魚頭。下街尾有豬灶。尚介老烈是媽祖宮口。五分埔一條港仔溝。中埤有虎豹獅象的山頭。三張犁打槍埔乒乓哮。中崙的飛龍機場口。洲仔尾有渡船頭。基隆河摸蛤仔。扒龍船真熱鬧。美麗松山是錫口。松山是叫錫囗。」《錫口之歌 — 鄭萬欉老師 》

活動成果分類

2018。秋 檜木羅東老懂城

檜木羅東老懂城

撰文/走讀志工 鄭如珍

“羅東”一個台灣東部原以檜木聞名的小鎮,在未開發前很多野生猴子群居於森林中,當地原住民將「猴子」稱為「老懂」,清代漢人開墾蘭陽平原,沿用此名稱此地為「羅東」。

活動成果分類